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當今社會, 英語能力的提升已成為學生們的重要課題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的英語學系提供了多樣化的學習方法,以幫助學生在語言學習道路上更上一層樓。以下是從實習教師陳瀅如的分享中所提到的三大方法,幫助學生有效提升英語能力。
1. 實際應用英語於生活中
陳瀅如指出, 英語不僅僅是一門科目,而應被視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她強調,學生需要跳出傳統的教室環境,將英語融入到生活的各個層面。例如,校內的英語會話課程不僅教導學生如何進行正確的交流,還鼓勵他們在課外活動中實踐所學。這類課程的設計使得學生在學習中能夠活用語言,不再僅僅依賴考試成績。
活動名稱 | 目的 |
---|---|
英語會話 | 提升口語能力 |
英語營 | 增進英語實踐機會 |
跨校聯合活動 | 擴展社交圈和實用英語能力 |
2. 跨領域的學習體驗
陳瀅如強調, 課外學習和跨領域的選修課程對於語言能力的提升至關重要 。她分享了自己在其他系所修習的課程,如視覺設計課程和美術課程,這些都不單單是提升其他能力,也對於增強英語的理解力和表達能力大有助益。這類課程培養了她的創造性思維,也讓她在語言學習中找到新的表達方式和靈感。
課程名稱 | 收穫 |
---|---|
視覺設計 | 增強圖像與文字的結合能力 |
美術課程 | 培養創意與表達的靈活性 |
3. 服務與志工經驗的價值
另外,陳瀅如提到, 志願者服務經驗對於學生的成長和語言能力的提升同樣重要 。她分享了自己在花東青少年英語生活營的志工經歷,這段經歷讓她發現,英語可以成為了解文化的重要工具。在引導學員進行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她不僅深化了自己的語言技能,還學會了如何用英文教授其他學科的知識。
志工經驗 | 功能 |
---|---|
青少年營隊 | 學以致用,運用英語教學 |
社區服務 | 增加對多元文化的理解 |
4. 克服挑戰和自我成長
在自我成長的過程中,陳瀅如認為 勇於挑戰自我和跨出舒適圈是提升語言能力的關鍵 。她回顧了自己參與社團活動的過程,從剛開始的膽怯到後來的自信展示,這一切都源自不懼失敗的勇氣。這個過程不僅強化了她的語言能力,還塑造了她的個人信心和團隊合作能力。
體驗 | 學習 |
---|---|
社團活動 | 提升自信和表達能力 |
舞蹈比賽 | 學會在舞台上用英語表達 |
5. 展望未來
隨著英語能力的提升,陳瀅如鼓勵學生們要 持續開拓視野,朝向未來的職業生涯邁進 。她認為,語言能力不應該是唯一的專長,學生應該兼具多樣的技能,以應對未來多變的職場需求。以此為目標的她個人,計畫在未來的教育生涯中,持續探索教學的創新方式,並致力於推動學生全方位的成長。
目標 | 動作 |
---|---|
職業生涯規劃 | 跨界結合多項技能 |
教學創新 | 持續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 |
總而言之,陳瀅如在高雄師範大學的英語學習和教學經歷中,透過實際應用、跨領域學習、服務經驗以及自我挑戰,不僅提升了自己的英語能力,還為未來的職業生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這些方法不僅適合在校生,更是對所有語言學習者的有效指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