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政策影響英文學習?5大改變你不可忽視的趨勢 [5 Key Trends: How Education Policy Shapes English Learning in Taiwan]
![教育政策影響英文學習?5大改變你不可忽視的趨勢 [5 Key Trends: How Education Policy Shapes English Learning In Taiwan]](https://littlenewton.efroip.tw/wp-content/uploads/2025/07/my_prefix_1751383568-300x208.png)
隨著台灣2030雙語國家政策階段性調整改變,教育政策對英文學習的影響已成社會關注焦點。本專題梳理近年雙語政策趨勢,從課綱調整、師資養成、教學現場到家長與學童需求,解析英文學習的五大不可忽視變革與未來方向。無論你是家長、教師還是關心教育政策的市民,本篇都將帶給你最完整、最新的關鍵觀點與深度剖析。
教育政策主導下英文學習五大趨勢
重大政策調整:雙語課程全面盤點
隨著雙語教育政策推行多年後的檢討,近日政府宣布調整雙語課推行方向,英語教學將聚焦於英文課,而非要求其他科目(如體育、音樂、科技等)全面採英語授課。
時間點 | 主要政策內容 | 現場回饋重點 |
---|---|---|
2018 | 行政院核定2030雙語國家政策,鼓勵多科採雙語授課 | 教師反映推動急迫、壓力大 |
2021-2023 | 1/3學校多領域雙語教學試行 | 師資量能不足、教師被半強迫加修專長 |
2024 | 教育部長明示僅英文課要求全英語授課,其餘科目不強制 | 現場鬆一口氣,呼喚回歸教育本質 |
重點: 教育政策調整後,英文課朝「全英語教學」邁進,但其他科目將回歸教師專業,維持自主授課語言,避免過去因政策而產生的混亂、異議與師資壓力。
如果你對雙語教學常見迷思有更多疑問,可以參考 雙語教育真的適合每個孩子嗎?5個家長常忽略的雙語教育迷思 了解更多。

~ 解鎖語言新世界 ~

想要流利說外語?Enjoy ABC 幫你輕鬆達成目標!
✔ 個人化學習路徑:量身打造,適合你的學習速度。
✔ 互動式課程:遊戲化設計,讓學習充滿樂趣。
✔ 隨時隨地學:手機、平板,隨時開啟語言之旅。
師資與教學現場:雙語人才培養面臨挑戰
原先配合政策,縣市大舉招募雙語教師,更有大量教師加入雙語師資養成計畫。然而政策方向修正,雙語教師的未來走向與培育規模,面臨全新課題。
- 國中小近年廣設雙語師資缺額,吸引大量師培生進修雙語專長
- 政策調整後,雙語師資流向與需求需重新評估
- 現有雙語教師、師培生及已分發的雙語人力,因政策轉彎感到焦慮與徬徨
學年度 | 小學雙語教師招考名額 | 國中雙語教師招考名額 |
---|---|---|
111 | 27 | 26 |
112 | 23 | 21 |
113 | 10 | 23 |
重點: 教育政策的改變,將直接影響雙語師資養成、流向及學校配置,需要各方協調,避免造成師資閒置與現場混亂。
相關少子化衝擊對師資及教育的影響,可深入閱讀 少子化衝擊家庭與教育!台灣未來會怎樣?5個你絕不能忽視的英文學習轉變。

英語教學單一化:學生學習成效面臨新挑戰
根據EdYouth學生會等團體觀察,全英語授課成效呈現明顯兩極化。在部分全英內容的課堂中,多達50%的高中生無法理解一半以上內容,甚至約20%僅能掌握四分之一授課重點,顯示教學成效有待斟酌。
全英語授課內容 理解程度 | 高中生比例 |
---|---|
能理解全部/大多內容 | 30% |
理解一半以上內容 | 50% |
理解四分之一以下內容 | 20% |
重點: 單一化與高難度的全英語教學,正讓部分學生不堪負荷,出現雙峰化學習效果。未來如何推動差異化、個別化教學,將是關鍵挑戰。
若想避免雙語教學常見誤區,建議參考 雙語教育這樣做才不會後悔!5個常見錯誤與家長必學的英文教養技巧。

家庭與校園角色:公私校資源落差愈見明顯
政策推動下,家長期待 公校能提供豐沛英語情境學習,但學校間資源差異明顯。一線教師觀察,公立學校家長較難額外負擔補習,因此雙語教育政策能否縮小城鄉、貧富學習差距將成焦點。
家長需求項目 | 公立學校目前資源 | 私立學校目前資源 | 困境與挑戰 |
---|---|---|---|
外師協同英語教學 | 部分有限 | 充裕 | 財政與師資配置困難 |
情境式英語學習環境 | 部分有限 | 充裕 | 教材設計與設備更新 |
提升生活英語能力 | 不一 | 較易達成 | 城鄉落差明顯 |
重點: 未來教育政策調整,應讓公校學童有更多機會自小浸潤於英語情境,避免只停留於私校精英資源,惡化學習不均。

課綱與升學取向:英語教學評量同步改變
政策強調英文全英語授課,家長、教師高度關注未來會考及學測英語科評量模式是否隨之調整。
- 近年部分高中減少學測英聽採計,反映現場疑慮
- 課堂全英評量逐步推進,但配套措施、考題導向仍存未知
- 家長擔憂,政策轉向是否變相加重課後補習需求
領 域 | 目前考試重點 | 未來可能調整重點 |
---|---|---|
國中會考 | 閱讀、聽力 | 全英語教學下聽說能力評量 |
高中學測 | 閱讀、聽力 | 預期重視實用溝通與表達 |
重點: 政策調整下,英語評量可能更貼近實用溝通,學校及教師需提前因應,設計多元評量方式。
若想把握最新教育政策與熱門英文詞彙,可參考 教育新聞熱議有哪些?2025最新10大時事英文詞彙懶人包。

政策調整改變下的師生與學校因應策略
教師團體心聲:呼籲回歸學科專業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全教總)對政策調整給予肯定,認為應重視專業、尊重學科本質。學者也表示,若把英語反客為主,恐造成學生長遠學習障礙,社會競爭力受損。
一線教師觀察:雙語教學需累積與共識
多位國中小雙語種子教師分享,政策應避免急轉彎與人力浪費,建議持續累積現有師資成果。教師應持續採「英語為溝通工具」精神,配合學生年齡及程度靈活調整教學法。
學生多元需求:雙峰化現象不容忽視
大學生、學生組織建議,未來加強調差異化教學,正視學生間英語學習成就差距,推動分組、階梯式教學模式,讓不同起點的學生皆能有所突破。
家長新角色:積極參與政策討論
家長代表建議,家長團體應參與政策討論與監督,確保資源不斷流向公校,提高孩子在校內直接體驗英語的機會,減少額外補習負擔。
「雙語政策」發展的國際比較
國家地區 | 政策方向 | 主要挑戰 |
---|---|---|
台灣 | 逐步聚焦英文課 | 師資規劃與成效 |
新加坡 | 全面雙語教學 | 本國語保留問題 |
韓國 | 重點學科雙語教育 | 學校差異大 |
香港 | 部分中學採英授課 | 城鄉學習差距 |
重點: 台灣正朝向「四平八穩」的方向前進,減少強制、提高彈性,兼顧本國語言與國際競爭力。整體政策調整改變正催生體制內的深度改革,兼顧教育本質、學習成效、社會公平與國際趨勢,將是所有利害關係人共同期待的目標。
~ 旅行者的語言神器 ~

準備出國?Enjoy ABC 讓你輕鬆學會旅行必備語言!
✔ 實用短句:點餐、問路,馬上開口說。
✔ 文化小知識:融入當地,旅行更精彩。
✔ 離線學習:無網路也能隨時複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