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S世界大學排名台灣落後馬來西亞?3大關鍵問題你不可不知

2026年QS世界大學排名最新公布,台灣大學排名落後馬來西亞,引發對於高等教育的檢討與省思。馬來西亞大學在國際聲望和文獻引用上雙雙躍進,而台灣則面臨學術影響力不夠、國際化困境和資源分散等問題。本文深入分析台灣落後背後的症結,並提出未來可能的改革方向。

世界排名大震盪:台馬大學表現一覽

台灣社會一直以台大、清華、交大等名校自豪,但在QS 2026世界大學排名中,台灣高等教育僅有三所大學擠身前200,而馬來西亞一舉有五校進榜200大,最指標的馬來亞大學更首度超車台大。如下表清楚對比近年台馬大學排名變化:

國家2026年QS百大 (排名)前200大院校數主力指標分析
台灣台大(63)3學術聲望高、國際化弱、引用數偏中
馬來西亞馬來亞大學(58)5國際合作強、引用數提升、國際聲望進步

台灣排名停滯,相較之下馬來西亞等新興強國大幅躍進,尤以國際化與論文引用數最明顯。

QS排名現況|QS世界大學排名台灣落後馬來西亞?3大關鍵問題你不可不知
圖/世界排名大震盪

3大關鍵問題深度剖析

想要流利說外語?Enjoy ABC 幫你輕鬆達成目標!

✔ 個人化學習路徑:量身打造,適合你的學習速度。
✔ 互動式課程:遊戲化設計,讓學習充滿樂趣。
✔ 隨時隨地學:手機、平板,隨時開啟語言之旅。

1. 學術聲望與論文影響力落差

根據QS排名標準,學術聲望(20%)、論文被引用次數(30%)是重要評分指標。台大在學術聲望仍享有90多分高分,卻在論文引用分數僅獲70分,處於中段班。清華、陽明交大等校在論文表現稍有提升,但受限於國際學術知名度,依舊排不進百大甚至前150大。

馬來西亞大學則因大量推動國際合作、鼓勵高質量論文發表,引用數、國際聲望雙雙躍進。

學校學術聲望(滿分:100)論文引用數(滿分:100)前200排名
台大約90約7063
清華70+75+176
陽明交大60+78+199
馬來亞大學85+84+58

可見馬來西亞頂大已實質拉近甚至超越台灣校院論文與聲望加權優勢。

學術聲望|QS世界大學排名台灣落後馬來西亞?3大關鍵問題你不可不知
圖/學術聲望

2. 師生比與國際化困境

「師生比」和「國際化」也是QS評分關鍵(各約10%~15%)指標。台灣大學普遍師生比分數落到30-50分,國際學生、國際師資的比率更是全面落後。這反映的是:

  • 教職員薪資長期偏低、研究資源有限,難吸引國際優質學人。
  • 台灣國際招生受制語言、政策與地緣政治格局,外籍生數年成長停滯。

而馬來西亞等國積極推行英語授課、國際合辦課程,並高薪延攬海外教授與博士進駐,大幅拉高國際組合指數與學術交流規模。

大學師生比指標(滿分100)國際化(國際師資+生指標)
台大30+國際師資/生極低
清華/陽明交大30~50國際師資/生偏低
馬來亞大學80+國際師資/生高成長
世界排名大震盪|QS世界大學排名台灣落後馬來西亞?3大關鍵問題你不可不知
圖/師生比與國際化

3. 體制僵化與資源困境

「台灣大學更像大一點、老一點的中學」,這是不少高教評論者的直白批判。歸納體制與資源問題有三:

  1. 高等預算經費成長有限、以量為本難有質變
    大學校院陸續開放設校,各級規模愈來愈分散,經費拉薄、重複投資、資優集聚困難。
  2. 教師待遇停滯,人才流失與新血難補
    教師薪資難與國際競爭、職涯晉升機會有限,連帶研究動能減弱;校內升遷與分工停留在過去「大鍋飯」行政模式,缺乏獎懲與激勵。
  3. 政策短視、目標模糊
    政府近年補助重心偏向「提升高等入學率」,但結果是學生硬被「塞進」素質不佳的大學,資源無法集中打造世界級學府。

馬來西亞則透過強勢政策—集中資源,扶植明星大學、用國際合約導入人才與研究,排除地方與管理干擾,讓頂尖名校專心衝刺國際。

師生比與國際化|QS世界大學排名台灣落後馬來西亞?3大關鍵問題你不可不知

台灣與馬來西亞高教政策與環境對照

馬來西亞排名衝刺與台灣落後,其實也是全球學術版圖再洗牌的寫照。馬來西亞透過「新南向政策」投入頂尖院所,用政府力量協助大學招攬亞、非、歐洲學生,創造國際同儕效應;同時與世界名校積極簽署互認、合授課程,提升學位含金量與國際能見度。台灣雖有部份補助誘因,但尚未形成規模與政策協同效益,導致高質量國際互動仍相對侷限。

以下為台灣與馬來西亞在教育政策的差異:

面向台灣現狀馬來西亞做法
經費投入/分配單校有限/普及分散集中資源建構明星校
教師待遇與激勵薪資底/晉升有限國際薪資/具獎懲機制
國際招生/師資聘任成長緩慢/阻力大用英語教學吸引國際生
論文/國際合作偏重單打獨鬥系列合作計畫推升論文
大學治理與管理行政僵化、創新乏力簡化行政、提升彈性
政策與環境對照|QS世界大學排名台灣落後馬來西亞?3大關鍵問題你不可不知
圖/政策與環境對照

全面體檢台灣高教未來如何突破

面對來自馬來西亞、沙烏地阿拉伯,以及未來更多新興國家大學的競爭,台灣高等教育需徹底自省與翻轉,否則世界舞台之上只會「愈跑愈遠」。

以下提出幾項迫切建議:

  1. 建立重點大學資源集中制,縮減低效大學設點數量,建立5~8所世界級「精品大學」。
  2. 以國際市場薪酬延攬、支持國際教師與博士來台,並設置具競爭力的獎勵及升遷制度。
  3. 推動全英文教學學程/跨國雙聯學制,簡化外籍生與師資來台流程。
  4. 擴大與海外大學聯合研究、產學合作,全力突破台灣在論文引用、實質科研影響力瓶頸。
  5. 改革大學行政獎懲制度,導入產業思維與國際管理新模式,激發整體教學、研究熱情。

隨著全球高教版圖快速變遷、亞洲新興強國集體崛起,台灣大學排名若持續退步,恐不僅關乎大學自身生存,更牽動產業競爭力與國家未來發展。當校園只剩文憑與鐵飯碗、缺乏活力與國際競合意識時,台灣年輕世代將無法分享世界進步的機會。唯有正視體質老化根本症結,全面鬆綁與創新,台灣高等教育才有可能留住人才、翻轉格局,重新贏回國際尊重與自信。

準備出國?Enjoy ABC 讓你輕鬆學會旅行必備語言!

✔ 實用短句:點餐、問路,馬上開口說。
✔ 文化小知識:融入當地,旅行更精彩。
✔ 離線學習:無網路也能隨時複習。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