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

人氣王說話術:5個讓你在英文口語表達中脫穎而出的關鍵技巧 [Top 5 Winning English Speaking Skills to Stand Out]

人氣王說話術:5個讓你在英文口語表達中脫穎而出的關鍵技巧 [Top 5 Winning English Speaking Skills To Stand Out]

在這篇文章中,你將掌握5個讓英文口語表達「脫穎而出」的黃金技巧。內容加法、減法拋球、開放式提問、慣用語運用以及情緒與語調管理,都是成為「人氣王」的秘訣。每個步驟都經過專家解析、學者背書,幫助你在各種國際場合巧妙運用、迅速累積魅力與信賴感。不只是正確發音,溝通效率與親和力才是口語致勝關鍵! 關鍵技巧一:內容加法──多說一些,表達才有溫度 台灣民眾在學習英文口說時,經常習慣於短句或單字應付,但專家強調,若想讓對話順利延續,「加法」思維就顯得特別重要。也就是在回答時不只簡單作答,而是主動多分享細節、感想,並嘗試以例子、原因及第二個面向延伸內容。 避免簡答,練習具體細節 用「Fine」、「So so」、「Maybe」看似安全,但其實會讓對方難以回應。專業口語訓練師L. Crane指出:「優秀的口說者會主動描述情境、感受與背景。在互動中多給對方1-2個細節,溝通情感就出來了。」 加法延伸話術範例 問題 一般回應 內容加法回應 How’s your weekend? So so. Oh, it was just okay. I didn’t do anything special. I was really tired after a long week, so I needed to rest. Do…

代理教師荒該怎麼辦?8種避免學校陷入師資危機的英語招聘對策 [How to Solve Substitute Teacher Shortages? 8 English Teacher Recruitment Strategies to Avoid Staffing Crises]

代理教師荒該怎麼辦?8種避免學校陷入師資危機的英語招聘對策 [How To Solve Substitute Teacher Shortages? 8 English Teacher Recruitment Strategies To Avoid Staffing Crises]

面對日益嚴峻的代理教師荒,學校正遭遇徵才困難與師資流失的巨大壓力。本篇文章歸納全球教育現場發展,剖析八種有效英語教師招聘對策,從提早招募規劃、多元管道徵才,到提升待遇、彈性聘用與教師專業形象重塑,協助各級學校建構穩定且高素質的英語教師團隊。無論您是學校主管、人資單位或教育行政人員,本文將為您帶來完善的解決方案。 全球師資荒現況與趨勢 根據國家教育研究院報告,美國、英國、日本皆因少子化、教育改革、疫情衝擊,面臨史無前例的教育人力短缺。以台灣為例,2023年起,全國逾四成學校出現「難以招募、難以留任、代理留不住」的窘境,尤以英語教師最受衝擊。這一波代理教師荒因流動率過高造成教育品質難以穩定,學校面臨急迫的招聘壓力。 國家/地區 師資危機現況 招聘困難學科 主要成因 台灣 代理教師流動高 英語、自然等 少子化、薪資低、工作壓力 美國 教師流失嚴重 英語、理科 薪資競爭力弱、疫情、退休潮 英國 年輕教師流失 英語、數學 加班多、成就感低、薪資爭議 日本 跨領域缺額多 英語等 制度變革慢、少子化、待遇有限 更多關於現況解析,請參考 英語師資荒。 八項有效預防代理教師荒的英語招聘對策 1. 提早規劃與彈性徵才時程 及早啟動招募行動是關鍵。 美國、英國等國明文建議「超前部署」,將教師招聘時程提前到學年前半或前一年度冬季,吸引畢業生及轉職者,爭取優質師資,避開高峰期搶才。 2. 多管道招聘、擴大徵才範圍 傳統公告不足以觸及潛力教師,多元管道提升觸及率已是趨勢。國際上採取全國性英語人才平台、社群媒體、獵才公司等多元徵才。例如投遞於各大師資人才銀行、教師媒合平台;使用LinkedIn、FB教學社團;在教育展、語言協會年會徵才,或邀請外師與雙語人才擴大彈性。 如您考慮自身職能提升,可以參考 提升英文教學職能的詳細解說。 強化校內人力儲備與代理制度管理 完善代理教師人力池有助因應突發缺額,減少教學斷層。重點作法如: 增設教師培訓與無縫銜接方案 英國 Early…

特教老師缺額為何持續增加?3個原因與英語教學現場的挑戰 [Why Is the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 Shortage Increasing? 3 Reasons and the Challenges in English Teaching Contexts]

特教老師缺額為何持續增加?3個原因與英語教學現場的挑戰 [Why Is The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 Shortage Increasing? 3 Reasons And The Challenges In English Teaching Contexts]

近年特殊教育需求攀升,特教老師缺額問題越發嚴重,主因包括身心障礙學生人數上升、人力流失加劇、培訓速度緩慢。此外,「雙語政策」推動下,教學現場面臨師資要同時兼顧英語與特教教學的多重挑戰。未來必須從待遇、師資培育及制度協調等面向大規模改革,才能保障教育品質。 特教老師缺額現況分析 全台特教老師補人壓力劇增 自2019年特殊教育法修法後,教育部規定特教師生比,促使各地必須加快特教老師增補速度。根據官方發佈資訊: 學段 現行師生比 2024年新規定師生比 須增聘教師(估算) 學前 1:20 1:15 約+350 國小 1:15 1:10 約+1000 國中 1:12 1:8 約+700 高中職 1:20 1:15 約+350 總計 — — 約+2500 教育部估計2028年前,K12學校需新聘超過2,500名特教老師。目前全國約有19%特教老師為一年一聘的代理教師,部分縣市(如新北市)比例高達31%。即使六都亦難例外,顯見人力短缺結構性嚴重。 延伸閱讀: 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5大原因 特教老師缺額持續增加的三大原因 1. 特殊需求學生人數不斷上升 第一大主因是身心障礙學生就讀人數逐年增加。根據教育部統計,過去十年間: 學年 國中小特教生比例 高中特教生比例 2013年 3.11%…

特教老師常見的5個英文教學錯誤|新手必看避免學生卡關 [5 Common English Teaching Mistakes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Must Avoid]

特教老師常見的5個英文教學錯誤|新手必看避免學生卡關 [5 Common English Teaching Mistakes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Must Avoid]

特教老師在協助特殊學習困難學生學習英文時,常犯下五大教學錯誤:過度強調抄寫與記憶、忽略多感官教學、未及時分析錯誤、僅著重語法拼寫忽視寫作激勵,以及缺乏學生參與目標設定。有效策略包括:多元化教學法、訂定個別化學習目標、強化家校合作及靈活應用科技資源,幫助學生建立信心、突破學習障礙,是每位新手特教老師必讀的指引! 特教老師最常見的5個英文教學錯誤 1. 強迫抄寫與機械記憶,導致學習動機受損 許多新手特教老師習慣要求學生頻繁抄寫單字或句子,認為「多練習就會記住」。然而,過於重複的死背對特殊學習困難學生通常收效甚微,容易引發挫敗感。真正有效的方式是讓學生在情境中反覆理解與應用單字與語句。 2. 忽略視覺輔助與多感官學習 只用單一教學法、過度依賴口頭講解,也是常見錯誤。多感官教學如磁石字母、拼圖、圖片字卡等,有助提升理解力。教師如只用傳統 板書,學生可能無法吸收重點。 多感官工具 教學優點 適用場合 字母磁石 可視化單字、動手操作 拼讀、句型練習 圖像字卡 圖片幫助理解,減少死背 單詞學習 生字牆/小卡 隨時複習 日常學習 拼圖與遊戲 分散注意力,樂在學習 活化課堂 音樂或節奏 提升專注,輔助拼音 押韻、音素學習 特教老師應靈活整合以上資源,依學生調整教學策略。 3. 沒有及時分析、針對學生錯誤給予回饋 單純糾錯或要求抄寫正確答案,卻沒有分析學生犯錯背後的原因,會讓學生重複犯同樣的錯誤。專家建議,應仔細觀察學習情況,發現共通錯誤(如拼寫字尾、音素混淆),才能對症下藥。 4. 聚焦語法與拼寫,忽略內容創作與表達能力 太專注語法結構會磨滅學生寫作興趣!實務上應以內容創意為主,錯誤是進步契機。激勵並認可表達後才逐步指導文法拼寫。詳見下面表格: 教學焦點 典型錯誤做法 建議做法 拼寫與文法優先 字正腔圓才給分 先認可內容創意,再協助修正…

教師甄試英文面試必踩4大地雷|考生常犯錯誤與避免方法解析 [Top 4 Traps in English Teacher Selection Interviews: Common Mistakes and How to Avoid Them]

教師甄試英文面試必踩4大地雷|考生常犯錯誤與避免方法解析 [Top 4 Traps In English Teacher Selection Interviews: Common Mistakes And How To Avoid Them]

教師甄試英文面試成為現代教職之路的關鍵門檻,但多數考生常因忽略4大常見地雷而失分。本文詳盡解析「自我介紹空泛」、「理念不結合實例」、「臨場無法應變」和「落後課綱趨勢」等致命錯誤,並佐以實用表格對比、專家建議與英語應答技巧。強烈建議所有應考者提早檢核、精實練習,掌握最新教育趨勢,踏實突破面試關卡,成功進軍教壇! 教師甄試英文面試4大常見地雷總覽 教師甄試的英文面試常包括自我介紹、教學理念、教學情境回應與臨場應變。以下4大地雷是考生最常不自覺跌入的失分陷阱: 地雷類型 常見樣態 影響關鍵 1. 英語自我介紹表現貧弱 呆板背誦、內容空泛、缺乏亮點 無法吸引考官注意,印象分低落 2. 理念表達空泛未結合實例 理念僅說大道理,無個人故事或作為支持 掃除真實教學力,難獲信任 3. 臨場突發狀況應變失誤 無法即時反應、完全照稿背誦,不懂變通 缺乏彈性,評審認為現場教學力不足 4. 忽略素養導向或課綱趨勢 不會回應新課綱、無素養實作經驗 教學理念落伍,落後現實需求 如需更深入了解常見面試失誤,也可參考 新竹縣教師甄選英文面試5大常見錯誤|2025應考必看!。 地雷一:英語自我介紹表現貧弱 錯誤現象與典型樣態 許多考生在英文自我介紹時,僅能生硬背誦學經歷,忽略個人專長、教學成果及與教育崗位的連結,甚至用詞成句平淡乏味,讓評審難以留下好印象。 考官期待與得分關鍵 考官重視的不只是語言流利度,更注重內容的亮點與說服力。例如:個人教學特長、實務經驗或能聯結新課綱、數位素養等時勢潮流。 建議回答時應多用具體事例、數據、成就,展現與眾不同。 避免方法與範例對照 內容項目 常見錯誤表現 建議修正寫法 開場 I am Tom. I graduated…

SEL教育對英語學習真的有幫助嗎?3大迷思你不可不知 [Is SEL Education Really Beneficial for English Learning? 3 Myths You Must Know]

SEL教育對英語學習真的有幫助嗎?3大迷思你不可不知 [Is SEL Education Really Beneficial For English Learning? 3 Myths You Must Know]

隨著21世紀核心素養受到高度重視,SEL教育(社會情緒學習,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正逐步融入英語教學,成為當今全球語言教育的新寵。不過,社會大眾與教育現場仍對SEL與英語學習連結存在迷思。本文將剖析三大主流誤解,透過國際研究與第一線教師觀察,揭示SEL在英語教學的真實角色、成效與本土挑戰。讓我們一起分辨迷思,迎接語言教育的新時代! SEL教育與英語學習:核心概念簡析 SEL(社會情緒學習)是什麼? SEL教育是發展學生自我認知、自我管理、人際關係、社會意識與決策能力的教育模式。以美國CASEL為指標,SEL已被證實可促進學業成績、心理健康,並減少校園暴力。 SEL教育與英語學習結合現況 英語學習已從傳統聽說讀寫,走向團隊合作、跨文化交流等能力。SEL教育融入語言學習,是因應全球人才素養培養所需。台灣自十二年國教持續推動核心素養,也步上國際趨勢。 迷思一:SEL教育只會“拖慢”英語學習進度,影響成績? 專家觀點解析 事實:SEL不但無礙語言學習進程,反而能顯著提升學習成效。 美國教育部與CASEL大規模研究發現,參與SEL課程的學生,其課業成績平均提升11%。在英語學習層面,SEL能幫助學生主動參與討論、減緩語言焦慮、增加口語實踐機會。 國家/地區 僅傳統英語教學 融入SEL教育 學業效益差距 美國 期末平均分數78 期末平均分數85 +9% 新加坡 課堂參與率60% 參與率87% +27% 英國 高年級續學率65% 續學率74% +9% 提醒:關鍵在於教學設計與師資專業,SEL不是單純聊天或浪費課堂時間,需合理與課程融合。 迷思二:SEL教育等於教學生如何“做人”?與英語能力無關? 真相還原 事實:SEL並非僅止於品格養成,更具備語言應用與情境溝通力培養功能。 SEL課堂強調同理心、溝通協調、合作解決能力。例如小組討論、角色扮演、情緒表達等英語活動,將情緒調節、意見傳達及異文化適應能力一併培養。 SEL英語教學活動清單 英語課堂設計 僅語法/單字 結合SEL(舉例) 學習成果 傳統聽說訓練…

融合教育英文教學三大常見錯誤|你一定要避免的融合教育陷阱 [Three Common Mistakes in Inclusive English Teaching: Traps You Must Avoid]

融合教育英文教學三大常見錯誤|你一定要避免的融合教育陷阱 [Three Common Mistakes In Inclusive English Teaching: Traps You Must Avoid]

融合教育已成教育新常態,特別是在英文教學領域,錯誤的教學策略會讓成效大打折扣。本文條列出三大常見錯誤陷阱:僅簡單化內容忽略學生差異、忽略學生社會情緒需求、過度依賴補救忽略班級長遠設計。同時給予教師與家長具體自評清單、修正建議與實務案例,協助你打造真正包容且有效的英文教學環境。本文也整理美國與台灣現場經驗,讓每位學生都能在融合教室中快樂成長、自信學習! 為什麼融合教育英文教學如此重要? 教育現場的多元需求與融合挑戰 國內外學界普遍認為,融合教育的核心在於讓有特殊需求學生與一般生共同學習、交流並互相成長。教育部最新報告顯示,全台已有超過七成國中小學班級納入融合教育。而英文課因語言與溝通的重要性,成為融合推動的關鍵場域。 英文融合班級中學習需求的分類 學生類型 典型需求 融合教學設計重點 一般學生 按部就班練習、參與互動 差異化分組、挑戰性練習 學習障礙學生 範例提示、減少外在干擾 口語/視覺雙重教學、階梯學習 自閉症學生 明確指令、重複架構 積極預演、圖卡輔助 ADHD學生 任務碎片化、動態活動 耐心個別說明、彈性感應 三大常見錯誤與陷阱 未進行有效差異化教學——簡化等於「合併」? 只將內容簡化,忽略學生個別差異 許多老師誤以為「簡化教材」就能達到融合教育。然而,國際標準強調,教材必須根據個別學生的優勢、興趣與弱點調整,單純簡化內容容易犧牲學生進步空間,各類學生都難以獲益。 缺乏多元教學方式與彈性評量 差異化教學的理念主張以多感官教學、小組合作、口語及多元媒介表現(如圖片、故事與音檔)支援所有學生,打破『一套教材適用全班』的迷思。 典型錯誤教學舉例 推薦修正做法 全班用相同單字本抄寫作業 依需求分層,部分學生用拼音卡 英文練習只用書本填空 加入小組遊戲、圖片說明 測驗全班一樣、分數硬性評比 多元評量(口語/視覺/短片) 忽略學生社會情緒支持——只看成績、無視心理需求 忽略社交互動與安心氛圍打造 融合教育應不只著重課業,還需營造友善氛圍讓所有學生都被接納、安心表達。研究發現,專注於分數和技能的班級,特殊需求學生容易感孤立、不願參與互動,學習力及動機亦隨之下滑。 評量觀過度單一、焦慮問題被忽略 考試分數過於單一會讓部分學生被貼標籤「拖累全班」。專家建議,應轉向過程導向、合作專案、多元評量。實用主義教育英文教學如何避免4大誤區?中提及同儕合作與正向鼓勵可顯著減輕學生焦慮。 學生遭遇困難…

教育人力荒衝擊英文教學?4大隱藏危機你不可不知 [The Impact of Teacher Shortage on English Education: 4 Hidden Risks You Must Know]

教育人力荒衝擊英文教學?4大隱藏危機你不可不知 [The Impact Of Teacher Shortage On English Education: 4 Hidden Risks You Must Know]

當前台灣與全球普遍面臨教育人力荒,對英語教學領域產生深刻衝擊。專業英文老師短缺不只影響課堂教學,更帶來學力落差擴大、階級流動機會受阻、現役教師過勞、國家競爭力下滑等嚴重後果。本文將剖析這四大危機,結合國內外因應策略,提供師生、政策制定者與家長參考,協助重建更公平且有競爭力的英文教育體系。 教育人力荒現況與英文教學衝擊 近年來,教育人力荒問題逐漸浮上檯面。國中小英文教師出現大量退休潮,加上年輕教師不願投入教職,致使師資斷層日益加劇。根據主計處2023年最新調查,台灣35歲以下新進國中小教師人數,近十年間下滑超過45%;全國有超過一成學校遭遇無人任教英文科的情況。 教師短缺現象數據比較 年份 新進英文教師人數 師資缺額 (全國) 無英文師資學校比例 2014 2,110 380 4.2% 2019 1,220 800 6.5% 2023 900 1,380 10%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總處、教育部統計處整合分析 此現象不只侷限於台灣,據美國教育統計中心(NCES)公布,2022年美國各級學校英文師資缺口亦創新高,有17%的學校英語課程由非專任英文師資兼授,或以代理教師臨時救急。 您可以深入閱讀 教育人力荒對英文教學的挑戰與因應策略 以掌握更多相關挑戰。 4大隱藏危機解析 危機一:學業落差擴大與英文能力遭侵蝕 教學品質不穩、學生學力分歧 專任英文師資嚴重不足,造成課程由兼課、代理、甚至無經驗人員教學,導致學習成效嚴重分流。不同學校間英文教材難度與教學資源差異明顯,城鄉落差擴大。調查指出,約三成學生表示「英文課換老師、換教材」頻繁,學習連貫性遭打斷。 危機二:教師工作過勞、投入意願再下降 教師兼任非專業領域負擔加劇 英文科教師短缺,多數現役教師需額外兼任多個班級,甚至跨科授課,使工作壓力指數創新高。行政、教材設計與評量負擔皆壓在少數教師身上,離職率升高,形成惡性循環。 教師專業流失數據比較 教年年資 離職率 (英文科) 離職主要原因 3年內 27%…

少子化台灣現象英文怎麼說?5個常用表達你絕不能說錯! [How to Say Taiwan’s Low Birth Rate in English? 5 Phrases You Must Get Right!]

少子化台灣現象英文怎麼說?5個常用表達你絕不能說錯! [How To Say Taiwan's Low Birth Rate In English? 5 Phrases You Must Get Right!]

少子化台灣現象近年持續受到國內外高度關注,如何用正確且道地的英文表達這一議題,是學術、新聞、職場與國際溝通時的重要課題。本文整理出五大專業用語、容易誤用片語、最新數據比較與中英對照,幫助你自信掌握「台灣少子化」英文說法。 少子化台灣現象現況總覽 少子化在台灣:嚴重程度與社會影響 台灣少子化現象(Low Birth Rate/Taiwan’s Declining Birth Rate),深刻影響勞動力、教育結構與未來經濟競爭力。2023年,台灣出生人數僅13.5萬,死亡人數高達19.2萬,現已進入人口負增長時代。教育部更預測,因學齡人口急遽萎縮,2030年或將出現大學大規模整併潮。 指標 2023年台灣 全球平均 亞洲鄰近國家 (南韓) 生育率 1.09 2.32 0.72 人口增長率 -4.02‰ 0.97‰ -4.6‰ 20歲以下占比 16.3% 25.7% 15.4% 資料來源:內政部戶政司 / UN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想更加認識這個議題,推薦閱讀 少子化衝擊家庭與教育!台灣未來會怎樣?5個你絕不能忽視 … 一文。 少子化台灣英文怎麼說?五大正確說法…

育兒壓力讓你喘不過氣?英文媽媽團常見的5個紓壓方法大公開 [5 Stress-relieving Tips from English-speaking Mom Groups for Parenting Pressure]

育兒壓力讓你喘不過氣?英文媽媽團常見的5個紓壓方法大公開 [5 Stress Relieving Tips From English Speaking Mom Groups For Parenting Pressure]

育兒壓力成為現代家長的普遍挑戰,許多媽媽透過加入英文媽媽團獲得支持。本文匯整英文媽媽社群常見的5大紓壓法,從自我關懷、親子戶外、心理諮商,到界線設立與社群支持,提供具體數據與國際實例,協助台灣父母實踐平衡健康生活。文章也解析壓力來源和西式家庭溝通技巧,展望數位工具帶來的紓壓新趨勢。 英文媽媽團帶來的新風潮 跨國社群的力量 近年來,「英文媽媽團」已成為媽媽間分享育兒壓力與獲得情感支持的重要平台。這些社群多透過 Facebook Group、Reddit、Mumsnet 或 The Bump 等論壇,讓媽媽們分享生活經驗與紓壓方法。根據美國心理學會(APA)調查,超過六成受訪媽媽會在社群尋找情緒支持,使得育兒話題成為國際共鳴。 育兒壓力的全球現象 不論在東方或西方,媽媽們都會遇到 睡眠不足、親子關係、社會期待等多重壓力。西方強調心理健康、夫妻分工與自我關懷,這些理念透過國際社群進一步推廣,有助於全球父母減輕壓力。 常見的5個英文媽媽團紓壓方法 1. 自我關懷(Self-care):堅持為自己留白的時間 英文媽媽團最熱議的概念之一是Self-care。多數西方醫療單位建議媽媽每日抽10-20分鐘進行自我關懷,如冥想、泡澡、閱讀或品咖啡,這些都可有效減壓。 紓壓行為 報告減輕壓力比例 靜心冥想 67% 泡熱水澡 54% 單獨喝咖啡/茶 39% 閱讀/追劇 47% 「當你給自己時間喘息,會更有能力照顧孩子與家庭。」-BBC parent論壇媽媽分享 2. 親子戶外活動:讓陽光療癒壓力 來自澳洲、加拿大的媽媽多推薦親子一起戶外運動、散步、野餐或社區農園,這被證實可提升家長與孩子的情緒,緩解壓力。英國牛津大學調查如下: 戶外活動 母親壓力自評下降百分比 森林步道散步 60% 公園野餐 53% 社區農園參與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