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學測數學都是升學關鍵,但許多勤奮考生仍因為常見且容易忽略的錯誤失分。本篇專訪補教名師與一線教師,整理8大致命錯誤陷阱(如審題不細心、死背公式不懂條件、計算潦草、基本觀念不穩等),並提出實用補救方法、訂正習慣與臨場訓練策略,幫你全面檢視自我準備,穩健提升數學分數!
學測數學8大致命錯誤全解析
1. 審題不細心,忽略關鍵條件
學生經常因缺乏審題耐心,略過關鍵字如「整數」、「非零」、「最大值」等,直接套用公式吃虧。例如文字應用題易疏忽先後順序,直接失分。
專家建議:用螢光筆標記所有數據與條件,寫草稿列出目標與已知,減少遺漏。
~ 解鎖語言新世界 ~

想要流利說外語?Enjoy ABC 幫你輕鬆達成目標!
✔ 個人化學習路徑:量身打造,適合你的學習速度。
✔ 互動式課程:遊戲化設計,讓學習充滿樂趣。
✔ 隨時隨地學:手機、平板,隨時開啟語言之旅。
2. 公式只會背,不懂條件差異
死背公式但不懂適用範圍是致命傷,如三角、排列組合、統計等題型稍變就卡住。
概念 | 易錯點 | 關鍵提醒 |
---|---|---|
排列/組合 | 次序相關性混淆 | 排列有順序,組合無順序 |
標準差 | 公式分母(n-1或n)混用 | 樣本n-1,母體n |
三角公式 | 加減法混淆 | 公式先寫出再代數 |
補救:每用公式,覆誦「條件合用嗎」、「已知夠嗎」,筆記要加說明。

3. 計算過程潦草、驗算心存僥倖
根據歷年閱卷統計,潦草書寫和怠於驗算是填充題失分主因。字跡不清、步驟亂跳,容易誤判或者被扣分。
專業建議:分條清楚書寫,劃分空格,答案填寫前先比對位數避免錯位。
4. 基本觀念不穩,多重小錯連鎖爆發
強攻難題而忽略基礎,如符號、單位、冪次等「小錯誤」往往多重發生,累積失分。
錯誤類型 | 常見失誤 | 強化策略 |
---|---|---|
單位混用 | cm、m、kg、g換算搞混 | 每題檢查單位 |
正負號 | 括號、配方計算漏符號 | 步驟驗算一次 |
冪次進位 | 平方、立方標錯 | 列檢查點 |

5. 題型只練「一看就會」,複合題普遍失分
學測重視跨章節整合,許多學生只練單一單元,遇到複合題(例如座標結合函數、三角結合數列)易困住甚至交白卷。
6. 錯誤筆記未統整,錯了再錯
不少考生同一類錯誤重覆犯。缺乏錯題訂正記錄,是分數卡關主因。
- 記錄題型
- 分析「錯誤原因」
- 標註預防方式
- 訂期複查複習

7. 考試時間規劃亂,易漏題或題海戰術失焦
常見問題:花太多時間在偏難題,結果易題沒寫完。應合理分配各類型題目作答時間。
題型 | 建議用時(100分鐘) | 提醒 |
---|---|---|
選擇題 | 30–35分鐘 | 不會的先略過回頭再寫 |
填充/混合 | 35–40分鐘 | 先寫會的,難題標記跳過 |
檢查/畫卡 | 20–25分鐘 | 最後統一檢查與畫卡 |
8. 模擬考未當正式考來練,臨場經驗不足
- 練習歷屆考題務必計時
- 仿照正式紙本與考場環境
- 檢討時間分配與流程
- 演練進出場與物品檢查

8個致命錯誤易中陷阱表
致命錯誤編號 | 易忽略點 | 說明特徵 | 常見失分情境 |
---|---|---|---|
1 | 審題不細心 | 快速掃題,略條件或限制 | 要求正整數,卻解負值 |
2 | 公式只背不懂條件 | 套錯公式、忘約束 | 母體/樣本標準差混用 |
3 | 計算潦草,驗算不足 | 筆誤、步驟不足 | b與6混、字跡導致失分 |
4 | 基本觀念不穩、多小錯 | 負號、單位、冪次易錯 | 單位未換失多分 |
5 | 複合題失分 | 跨章題目普錯 | 函數與向量結合解不出 |
6 | 錯誤筆記不訂正 | 錯誤類型重覆發生 | 同道型錯3次 |
7 | 時間規劃混亂 | 偏難題分配過久 | 末題空白 |
8 | 模考經驗不足 | 未實戰演練易緊張 | 正式考場晃神 |

學測數學準備:正確提升分數的行動建議
好習慣建立四部曲
- 固定時段練習,重質不重量。 每週3–5次計時練習強化題感。
- 筆記訂正,錯題分析。 利用筆記本或EXCEL分類錯誤並複習。
- 釐清問題主體,強制步驟驗算。 每題結尾檢查單位和正負號。
- 策略規劃,善用模擬考。 演練正式流程、調整策略。
致分考生的檢查清單
檢查項 | 做到了嗎? | 備註 |
---|---|---|
公式理解適用條件 | □是 □否 | 已整理公式應用範圍 |
題乾重點有做標示 | □是 □否 | 「最大」、「≥0」等有劃線 |
書寫工整分段 | □是 □否 | 字跡清楚,方便回頭檢查 |
錯誤筆記本定檢 | □是 □否 | 至少每週檢查 |
模考流程時間規劃 | □是 □否 | 分檢查階段計時 |
名師專業建議與準備心得
楊老師表示:數學考的是觀念、細節與臨場。多數失分在基本功。建議用正式流程自我檢查提升分數。
師大附中黃老師也提醒:命題趨勢重實用及思考深度,錯題本和自我檢查因應新題型有顯著幫助。
結語:
衝刺期別忘真正分數來自細節與穩定。養成多層次檢查習慣,即使不是天才也能提高分數。學測數學準備是一場細心與自律的長期抗戰,這份「錯誤地雷地圖」助你避開陷阱,力爭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