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縮寫「fyi」雖然在辦公室、通信與日常對話中超級常見,但其實正確用法有諸多細節,一但誤用,輕則讓同事誤解,重則損害職場形象! 本文帶你一次搞懂fyi的定義、五大常見誤解、正確及文化用法、以及專家的專業建議,附有實戰對照表,讓你下次不再用錯、溝通更有禮貌!
fyi是什麼?正確定義與歷史
fyi的來源與正式定義
「fyi」是「For Your Information」的縮寫,意指「僅供參考」或「提供你這個資訊」。根據美國AP風格手冊與英文語言諮詢網站解釋,這詞最早在20世紀初興起,用於新聞稿件內標示無須刊載之資訊。
現今「fyi」最常見於辦公郵件主旨欄、正式通知,甚至通訊軟體訊息,重點是「讓你知道,不期望你立刻回應」。但隨著口語變化,誤用機會也升高。
~ 解鎖語言新世界 ~

想要流利說外語?Enjoy ABC 幫你輕鬆達成目標!
✔ 個人化學習路徑:量身打造,適合你的學習速度。
✔ 互動式課程:遊戲化設計,讓學習充滿樂趣。
✔ 隨時隨地學:手機、平板,隨時開啟語言之旅。
國際間fyi常見使用場合一覽
場合 | fyi常見出現位置 | 正確/建議用法說明 |
---|---|---|
商務email | 主旨、內文開頭 | 強調資訊性質,無須回應 |
會議記錄 | 註腳、補充說明 | 区分需行動事項與一般訊息 |
LINE群組訊息 | 主文、轉傳訊息 | 轉達資訊、非命令或催促 |
正式簡報 | 附件、摘要段落 | 補充目的 |
較為隨意口語交流 | 對談插入 | 須考慮語氣避免被誤解 |

「fyi」五大常見誤用情境
1. 把fyi誤認為必須馬上處理的指令
新手常以為「fyi」是請你立即執行,其實僅供參考,非緊急通知。
【正確】:FYI, 下週會議地點已有變動——知情即可。
2. 以fyi當潛在責備或挖苦的開場白
有時用「fyi」表現冷淡或責怪,如:「fyi, 你的作業昨天已截止。」易生誤會。
【正確】:FYI, 報告繳交期限已於昨日截止,如需補交請聯繫助教。
3. 忽略場合、過度隨性用fyi
在正式場合過度使用fyi,容易讓人感覺不尊重。
【正確】[Email主旨] FYI: 本週最新專案時程
Hi Team, please see attached for the updated timeline。
常見誤用情境 | 解釋 | 建議替換用語或修正方式 |
---|---|---|
催促對方回應 | 「FYI, 請儘快回覆」 | 改用「Kindly let me know」 |
攻擊/指責語氣 | 「FYI, 你又搞錯了」 | 以敘述事實開頭(如:Regarding yesterday’s mistake…) |
不當插入所有場合 | 無論公私LINE都統一用FYI | 依場合調整或不用縮寫 |
需行動卻只用FYI | 「FYI,下週會議改期」且未說明行動 | 明確標註Action Required |
重要警示卻用fyi | 「FYI, 系統即將維護」 | 強調Urgent或Please Note |
4. 忽略語氣,致使訊息冷淡或誤會
東方文化重禮貌,fyi易顯生硬、少情感。適宜加上說明或感謝語。
【正確】:FYI, 團隊週五將調整排班,有疑問請詢問,謝謝!
5. 「fyi」與其他縮寫混淆
誤認與asap(加速)、re(回覆)同義,錯誤判斷訊息重要順序。
【正確】:FYI, 這是下階段專案提案初稿(純參考,非需即刻審閱)。
若要深入了解更多常見誤用,也可參考 這篇文章。

正確運用fyi的5大建議
1. 明確標示資訊類型,勿用於行動需求
若為參考資訊,用fyi即可;需對方行動,請直接標註「Action required」等。
2. 注意語境與收件人,適度調整fyi用法
對上司、客戶或不同文化背景,建議搭配禮貌用語或完整句型,如for your reference更正式。
3. 避免fyi接負面訊息
提醒失誤或錯誤時,先描述事實再給建議,勿直接以fyi開頭。
4. 郵件主旨內容適時運用
主旨標明FYI有助於收件人快速判斷信件性質,內容仍需詳細說明。
5. 結合禮貌用語展現專業
例:「FYI, the attached document is for your reference. Please let me know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縮寫 | 全文說明 | 適用場合 | 與FYI最大不同點 |
---|---|---|---|
FYI | For Your Information | 資訊通知 | 不要求回應 |
ASAP | As Soon As Possible | 強調速行 | 需採取行動 |
RE: | Regarding | 郵件主旨話題延伸 | 聚焦主題 |
FYA | For Your Action | 明確需動作 | 要求處理 |
如果想進一步了解FYI正確用法,也推薦參考 這篇專文。

fyi在全球職場與生活中的文化差異
英美加澳等國職場的fyi文化
在美、加、英等西方國家,「fyi」屬於日常溝通常規,無層級隔閡,主管與下屬或同儕互用都不會覺得冒犯。
亞洲地區需更斟酌fyi語氣
亞洲文化更重視禮節及語氣,過度生硬引用fyi會讓收件人覺得冷淡或失禮。台灣許多企業建議,正式場合加強說明或改口「for your reference」。
避免誤解與提升溝通效率
根據 這篇文章 說明,多一分說明,少一分誤會。

正確用法實例大公開
狀況 | 實例(錯誤用法) | 實例(正確用法) |
---|---|---|
郵件主旨 | FYI, 客戶已回覆 | FYI: 客戶來信附上供參考(主旨) |
行動條列 | FYI, 請立即協助處理 | FYI, 僅供您參考,無需回覆 |
指責語句 | FYI, 你忘記附件 | 請問附件若有缺漏歡迎隨時通知,FYI, 檔案如附件說明 |
直接對高層主管 | FYI, 資料如附件 | For your reference, please see the attached document |
更多避免誤解的應用,亦可閱讀 專家說明。

結語
「fyi」雖然看似簡單,卻蘊含豐富溝通細節。職場新人或主管都該謹慎判斷語境:資訊傳達、行動需求、以及對象文化皆要兼顧。下次想用「fyi」時,多想一步,讓訊息更精準專業,避免職場尷尬和誤解。如想了解如何用英文正確表達通知與提醒,可參考 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