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脫北潮不可忽視:5大原因帶你看台灣英文教育正在失去什麼? [Why Taiwan’s Teacher ‘Defection’ Crisis is Sabotaging English Education: 5 Key Reasons]

台灣中小學教師「脫北潮」現象加劇,特別是英語教師的大量流失對英語教育品質產生嚴重衝擊。 根據教育部統計,近年師資青黃不接、資源分配失衡、雙語政策推行困難與行政壓力已讓優秀教師紛紛離職,直接導致台灣英文教育兩極化、學習差距擴大。本報導系統梳理了「教師脫北潮」的5大主因以及深遠影響,並從專家建議與政策回應提供改善方向。強化教師培育、減輕行政負擔並優化待遇,已成為重塑台灣英語教育競爭力的關鍵。

教師脫北潮現象蔓延,台灣英文教育何去何從?

英文教師短缺現象擴大

根據教育部2024年2月數據,全台中小學已有超過六千名英語教師流失教職。 這種現象已不再只是偏鄉地區的問題,連台北、新竹等高度都市化地區亦難以避免。「教師脫北潮」使一線英語教學能量嚴重耗損,學校不得不高薪延攬外籍教師或臨時聘請代理教師來填補缺口。

台灣目前的英語師資結構如下表:

英語教師類型 全國人數 流失率(2023-2024)
正式編制教師 5,800 12%
代理與臨時教師 2,700 18%
外籍英語教師 1,184 3%
全職雙語教師 6,525 10%

學校普遍反映,無法長期留住資深且優秀的本土英語教師,進一步拉大了城市與偏鄉、資源豐富與資源不足學校間的英語學習落差。

延伸閱讀: 教師脫北潮是什麼?5個你不可忽視的關鍵原因&對英文教育的影響

脫北潮的五大主因:台灣英文教育正在失去什麼?

1. 薪資待遇與工作負荷嚴重失衡

根據全國教師總工會調查,台灣小學與國中英語教師普遍認為工作負荷過重,卻無法獲得相應的薪資提升。 新進教師面臨補進困難,而資深教師則步入高齡退休潮。多年累積的教學經驗無法傳承,初任教師則苦於支援與培訓不足。

主要困擾 教師比例(%)
工作壓力大 65
薪資無感提高 58
升遷困難 39
缺乏教學資源 32

這股「教師脫北潮」使優秀人才轉向企業、補教或出國發展,導致校內師資青黃不接,英語教學能量散失。

2. 雙語政策推行方向混亂

教育部自2018年推動「2030雙語國家政策」,強調各級學校須提高英語教學時數,甚至要求非英語科目也須部分以英文授課。然而多數教師回饋:政策標準混亂,資源分配不均,受到莫大壓力。

有教師指出:「政策強調全英語教學,卻沒考量兒童起步基礎與師資配合度,結果教學現場出現無所適從甚至心理壓力爆表的現象。」此外,招募外籍老師未必能解決教學銜接問題,反而加深了現場教師排擠壓力。

3. 行政評鑑與教學本質失衡

行政評鑑與填寫各類教案、報表的瑣事,佔據了教師大量時間,使其難以專注課程設計與精進教學內容。 許多英語教師表示:「我們花太多時間在非教學行政,留下的時間連基本備課都不足,如何真正提升學生英語力?」

延伸閱讀: 偏鄉教師困境:從熱血到流失,制度該如何改?6大原因讓老師不再堅持

「教師脫北潮」的影響:台灣英文教育正在流失哪些關鍵資產?

4. 經驗與教學方法的斷層

資深教師流失,致使教學經驗無法有效傳承,年輕教師苦無可交流、學習的對象。 評鑑報告顯示,部分學校連續3年新進英語教師平均任教不超過2年,造成教材重複、活動形式單一,學生學習意願及成果逐年下滑。

經驗型教師長年打造的班級經營、互動教學、弱勢協助等成果,轉眼間化為烏有,讓英語教育失去最重要的人力資本。

5. 英語教育質量兩極化

有資源的都區與明星學校,能用高薪吸引外籍教師或優秀代理老師,但偏鄉小校「無師可用」,學生只能依賴網路自學。 這不僅影響升學考試競爭力,未來也將影響國際交流、產業國際化的基礎。

如下表為各地英文教學資源分布情況:

地區別 英語教師平均任教年資 每班英文課時數 學生家長滿意度
台北市 7.2年 5.5小時/週 88%
新竹市 6.5年 5.0小時/週 81%
中南部 4.3年 3.8小時/週 59%
偏鄉地區 3.0年 2.6小時/週 38%

兩極化問題日益嚴重,「教師脫北潮」正加深台灣未來人力資本的貧富差距。

更多英語教學現場困境,詳見 教育人力荒為何持續惡化?5個你絕不能忽略的英文教學現場困境

專家觀點與制度檢討:尋求解方

英文教師自主進修機會不足

全國中小學教師專業成長機會依賴於主管機關補助與進修課程,但配套資源有限,加上繁忙行政,教師難以持續精進。 「要成為真正能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教師,但自我進修時間、經費和平台卻非常有限。」一名在職英文教師無奈表示。

外籍師資與本土教師落差

引進外籍師資的確能在一定程度補足缺口,但英語教學不僅僅是語言展示,更需針對台灣學生學習習慣、文化背景做課程調整。若單純以外籍師資填補本土教師流失,「台式英語」落差與本土教育精神恐將失根。

相關解決方案,歡迎參考 教育危機該如何因應?5個家長與老師必知的英語教學解決方案

當局回應與倡議:危機中見轉機?

教育部針對「教師脫北潮」已強調推動更多專業培訓、調整行政負擔,以及改善偏鄉師資條件。 同時鼓勵大學畢業生投入英語教學,並設計獎勵方案提升留任率。台灣教師工會則呼籲政府端正課綱內容、穩定師資編制,並將人事福利政策落實到位。

改善措施 實施狀況
增設雙語師資班 已於8所師範大學啟動
提升偏鄉教師待遇 正在研議補助及津貼提升方案
減行政負擔 部分縣市暑期先行試辦
中長期師資培育 預計每年增加600名新師資

這些解方若能徹底執行,有望在危機中開啟台灣英文教育的突破口。

結語

「教師脫北潮」的影響絕非短期可以解決,其背後牽涉到教育資源分配、人才培育政策甚至整個社會價值觀。台灣英文教育若無法正視並積極解決這一波師資流失浪潮,最終受到傷害的將是下一代國民的國際競爭力與自信心。 完善教師支持體系、減輕非教學負擔及合理提升待遇,是留才的關鍵。否則,英語教學夢想很可能隨著優秀教師逐一「脫北」,漸漸只留下一片空洞的政策口號。

準備出國?Enjoy ABC 讓你輕鬆學會旅行必備語言!

✔ 實用短句:點餐、問路,馬上開口說。
✔ 文化小知識:融入當地,旅行更精彩。
✔ 離線學習:無網路也能隨時複習。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