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政策調整英文課綱,這5個常見問題家長一定要避免 [5 Common Mistakes Parents Should Avoid in New English Curriculum Policy Adjustment]

隨著台灣2030雙語政策調整,教育部宣布英文課須朝全英教學發展,但其他科目取消強制雙語。這一轉變讓家長需要重新檢視英語學習策略。專家提醒:家長要避開五大常見誤區,並應正確認知政策核心、主動與學校合作以及關注孩子情緒,才能助孩子順利應對新時代的語言學習環境。

教育政策調整與新英語課綱現況

2024年下半年,教育部釋出雙語政策重大調整:未來國中小英文課須朝全英教學前進,其他領域則不再推行KPI式雙語教育。這一政策調整,既回應教師「亂象」爭議,也促使全國家長關注起台灣下一代的英語競爭力。

什麼是2030雙語政策?

自2018年行政院推動雙語國家政策,希望提升英語實用力、增進國際競爭力,但因配套不足、師資短缺、實施成效分歧等爭議,政策路徑不斷微調。詳見下表:

推動重點原政策內容新政策調整
英語課鼓勵全英教學明定「以全英教學為目標」
其他教學領域KPI式要求部分課程雙語授課不強制推動雙語課程
師資需求擴大雙語教師招募與進修培訓調整雙語教師徵聘規模
家長參與支持多元學習(政策溝通相對薄弱)重視家長溝通,強化政策說明

隨著教育政策調整,家長面對全新英語教育生態,也需及時校準觀念與協助方式。進一步閱讀請參考 教育政策影響英文學習?5大改變你不可忽視的趨勢

想要流利說外語?Enjoy ABC 幫你輕鬆達成目標!

✔ 個人化學習路徑:量身打造,適合你的學習速度。
✔ 互動式課程:遊戲化設計,讓學習充滿樂趣。
✔ 隨時隨地學:手機、平板,隨時開啟語言之旅。

家長在策略轉彎期最常見的5大誤區

1. 以為取消雙語教學,孩子英文就會退步

  • 誤區:新政策是全面「喊停」雙語教育,恐導致英文能力下滑。
  • 解析:雙語政策調整並非廢止英語訓練,而是專注提升英文課堂教學質量,強調「全英教學」更專業紮實,協助全面培養聽說讀寫能力。

2. 只重視分數,忽略語言「生活應用」

  • 誤區:過度補習、追求分數。
  • 解析:政策強調溝通工具的建立,大量填鴨反而弱化興趣。多在生活中接觸英文(如唱歌、影集、營隊)更勝於刷題。
課外語言刺激成效
唱英文歌、看英文影片提升聽力與語感、減少開口心防
國際交流營隊訂立英語需求及目標,增強信心
英語桌遊/繪本閱讀沉浸式學習,激發自主探索興趣

如欲深入瞭解台灣少子化對英語學習與家長策略的關聯,請見 少子化台灣無法忽視的5大英文關鍵字|家長、教育工作者必讀

拒絕溝通學校教學內容,盲目加壓孩子

3. 跳過學校規劃,自行加派教材

  • 誤區:政策變動下,家長質疑教學,頻加家教與補習。
  • 解析:學校教師具備教材彈性權責,家長需先與教師溝通,避免家庭與學校教學脫節。
家長建議行為效果
主動參加家長日理解課程內容、教材設計
與英語科教師面談找到個別化學習幫助途徑
參與學校親職講座獲取教學趨勢與調整方法

家庭與學校的協作關鍵,不僅提升學習有效性,也是家長安心的基礎。對於少子化與教改環境下家庭調適,建議參考 少子化衝擊家庭與教育!台灣未來會怎樣?5個你絕不能忽視的英文學習轉變

4. 只信補教業話術,不足信任公校資源

  • 誤區:認為公校英文教學力道不足,忽略老師安排。
  • 解析:新政策強化國中小師資、資源與外師協同教學。根據台大及師大調查,八成家長對雙語教學有期待,但三成未深入了解學校現況。
  • 若片面投入私人補習,反造成孩子學習混亂、壓力升高。

忽視孩子情緒與個別差異

5. 沒留意孩子心理、認知落差

  • 誤區:將學習困難全歸咎於能力。
  • 解析:2024年課綱觀察報告指20%高中生只能理解四分之一全英語內容,約50%有理解障礙
  • 學習焦慮、缺乏自信與家庭溝通密切相關。家長需多鼓勵,留心壓力反應,及時提供協助。
孩子表現訊號家長應注意的心理徵兆
抗拒上學/英文課學習焦慮、信心流失
說「英文好難、我聽不懂」檢查教學落差或適應問題
畏懼參加英文活動優先關心心理支持

若您對提升孩子國際交流與英語應用有興趣,可參閱 美國台灣關係:如何利用英語學習提升雙邊交流?

課綱調整後家長如何正確應對?

教育政策焦點指引

  • 持續追蹤教育部與學校政策公告。
  • 善用學校、家長會、教育局諮詢。
  • 與其他家長互動分享。

與學校協作三步曲

  1. 了解學校新課綱落實情形。
  2. 積極參與溝通會議及親職工作坊。
  3. 建立正向回饋,及時討論解決方式。

推動家庭英語學習氛圍

做法建議實踐
日常生活對話在家英文點餐、討論日常事務
書籍多元選擇選擇情境、互動、趣味英語繪本
網路資源搭配利用官方線上資源與教學平台
鼓勵參與參加學校或社區英語營隊、讀劇場等

學者與老師的觀點與建議

學者憂慮政策「朝令夕改」

  • 產官學界多認為,教育政策需減少搖擺、明確方向。政策反覆傷害家長、教師及學生信心。

一線教師提醒家長

  • 即使雙語政策暫緩,現場教師依然積極營造英語情境
  • 家長要信任老師的專業判斷,主動協助孩子理解語言學習意義。
利益相關人關注重點
家長學生英語基礎、升學機會、學習樂趣
教師教學負擔、方法彈性、專業自主權
學生聽說讀寫實用力、心理適應
補教產業市場需求轉變、服務內容調整

結語

新一輪教育政策調整帶來的影響,不僅是學習方式的轉變,更是親師生共同合作的全新契機。

家長不只是旁觀者,更是引導者。只要避開五大誤區、與學校攜手,並給予情緒支持,即可幫助孩子從新課綱獲得真正的國際競爭力。

【記者整理,2024/06/18】

準備出國?Enjoy ABC 讓你輕鬆學會旅行必備語言!

✔ 實用短句:點餐、問路,馬上開口說。
✔ 文化小知識:融入當地,旅行更精彩。
✔ 離線學習:無網路也能隨時複習。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