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教授薪資你知道多少?5個關鍵真相與常見迷思解析(含英文實用詞彙) [University Professor Salary in Taiwan: 5 Key Facts and Common Myths (with Practical English Vocabulary)]
![大學教授薪資你知道多少?5個關鍵真相與常見迷思解析(含英文實用詞彙) [University Professor Salary In Taiwan: 5 Key Facts And Common Myths (with Practical English Vocabulary)]](https://littlenewton.efroip.tw/wp-content/uploads/2025/07/my_prefix_1752216233-300x169.png)
台灣大學教授薪資備受關注,卻常常被誤解。本文以數據與專家觀點,拆解薪資結構與五大關鍵真相,說明聘級、年資、學科與外部收入對薪資的影響,並破解常見迷思如“教授皆高薪”、“公私立無差異”。同時提供重要實用英文詞彙,並分析國際薪資差異,幫助學術有志者全面理解職涯規劃與現狀挑戰。
大學教授薪資結構大公開
教授薪水怎麼算?
大學教授薪資主要可分為幾個部分:
- 本俸(Base Salary):依據年資、學歷、聘任級別決定的固定薪資
- 研究加給(Research Allowance):有無指導研究、參與計畫可再領額外加給
- 教學獎金/津貼(Teaching Bonus/Incentives):授課時數、評鑑績優再領奬勵
- 行政職務津貼(Administrative Allowance):擔任主任、副院長等再加薪
- 其他:撰寫專書、擔任顧問、校外演講等外部收入
下表為台灣公立大學教授主要薪資項目概覽:
薪資項目 | 英文對照 | 金額範圍 (新台幣,月) | 備註 |
---|---|---|---|
本俸 | Base Salary | 65,000~144,000 | 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級遞增 |
研究加給 | Research Allowance | 10,000~35,000 | 依績效、計畫數量 |
教學獎金/津貼 | Teaching Bonus | 2,000~10,000 | 視開課節數、教學成效 |
行政職務津貼 | Administrative Allowance | 15,000~35,000 | 當系主任、院長等職務 |
校外顧問/講座/專書分潤 | Consulting/Publishing | 不定,有些可年收數十萬 | 受邀講座一次2,000~30,000起 |
更多教育職場結構背景介紹,請參考 理化老師缺額困擾 相關討論。
~ 解鎖語言新世界 ~

想要流利說外語?Enjoy ABC 幫你輕鬆達成目標!
✔ 個人化學習路徑:量身打造,適合你的學習速度。
✔ 互動式課程:遊戲化設計,讓學習充滿樂趣。
✔ 隨時隨地學:手機、平板,隨時開啟語言之旅。
台灣「大學教授」職級與平均薪資一覽
職級 | 國立大學月薪(含加給) | 私立大學月薪(含加給) | 英文對照 |
---|---|---|---|
助理教授 | 65,000~82,000 | 58,000~70,000 | Assistant Professor |
副教授 | 80,000~110,000 | 69,000~88,000 | Associate Professor |
正教授 | 110,000~150,000 | 85,000~120,000 | (Full) Professor |
重點解析:
國立大學教授薪資普遍高於私立學校,差距約1~2成。
學校規模、地區、專業領域(如醫、理、工普遍高)也會影響實際薪酬。

大學教授薪資5大關鍵真相與常見迷思
真相一:學歷、年資與表現皆是薪資主因
迷思:只要當上教授,一切就高枕無憂?
實際上,大學教授薪資除了聘級外,教師年資、學歷、論文發表量均有影響。擁有頂尖大學博士學位者,初聘時月薪高於本土博士。此外,長年累積的服務年資與升等紀錄,將直接反映在薪資結構(年資津貼、升級調薪…)。
- Seniority 年資
- Academic Performance 學術表現
真相二:助理/副教授薪資成長緩慢,升等不易
迷思:「一待就是終身鐵飯碗,薪水一直漲」?
根據教育部統計與多所國立大學校人表示,多數助理教授、年輕副教授的年薪跨度不大,須靠升任副教授、教授才有大幅調薪。且每年能順利升等者約僅10~20%,科研壓力不亞於企業職場。
- Promote/Promotion 升等
- Tenure 終身聘
真相三:「教授」職稱不同,月薪差距可達5萬以上
教師級別 | 平均月薪 (含加給) | 常見英譯 |
---|---|---|
助理教授 | 65,000~82,000 | Assistant Professor |
副教授 | 80,000~110,000 | Associate Professor |
正教授 | 110,000~150,000 | Professor |
重點說明:
教授與助理教授最高可差近一倍薪水,而台大、清大、陽明交大、成大等頂尖學校正教授年薪甚至上看200萬以上。

真相四:學科領域嚴重兩極化——理工醫高,文法商低
迷思:教授皆高薪,無論學科?
依據2022年國科會、《Cheers雜誌》等調查,理工科、醫學院教授薪資明顯高於文法商科,原因在於產學合作計畫多、外部募款能力強。例如醫學院教授常搭配臨床醫療、研究案,外部獎金與兼職收入巨大,差距可超過100%。下列表格摘錄部分學科差異:
學科 | 教授級月薪+年外收入 | 英文對照 |
---|---|---|
醫學院 | 130,000~250,000 | School of Medicine |
理工學院 | 110,000~180,000 | Engineering/Science |
文法商學院 | 85,000~130,000 | Humanities/Law/Business |
真相五:外部收入、多元斜槓影響不容小覷
重要觀念:
- 正職以外,不少教授亦擅長利用「講座(Lecture)」、「顧問(Consulting)」、「著書(Publishing)」拓增收入。
- 頂尖教授校外年收入時常突破百萬,已成不可忽視的薪資來源。

大學教授薪資常見英文詞彙
中文 | 英文 | 常見應用情境 |
---|---|---|
大學教授 | University Professor | 求職介紹、國外申請 |
助理教授 | Assistant Professor | 聘任職稱、合約文件 |
基本薪資/本俸 | Base Salary | 薪資明細、合約 |
年資 | Seniority | 升級、加薪計算 |
研究津貼 | Research Allowance | 專案申請、論文績效獎金 |
產學合作 | Industry-Academia Collaboration | 附加專業收入 |
兼職收入 | Part-time Income | 校外顧問、演講 |
終身職(鐵飯碗) | Tenured/Permanent Job | 國際職場、聘任安排 |

解析大學教授薪資常見迷思與市場最新動態
教授薪資會被物價侵蝕?調薪機制仍舊有限
雖教育界薪資「穩定」常被外界認定是優勢,但事實上過去十年物價上漲幅度遠大於教師薪資調幅,使得教授實質所得縮水。2023年台大等校呼籲教育單位調升研究加給、提升年薪,顯見有調整壓力。
私立大學教授薪資較低,流動率高
私立大學因經費籌措、招生壓力更甚,「大學教授薪資」給付空間縮小,令不少優秀教師選擇投向國立學校、甚至海外高校工作。
教授收入靠斜槓與產學合作「補足」
醫工資訊等領域教授普遍兼任外部顧問、進行業界計畫帶案,大幅拉高總體年收入。外部案年收數十萬甚至上百萬台幣者屢見不鮮,已是現代教授收入重要構面。
台灣教授國際薪資對比
根據《THE報導》、美國AAUP、德國DAAD公開資料,台灣正教授年薪約30,000~50,000美元,多數低於美、加、德、澳一類國家,與日、韓相當甚至略低。部分優秀學者因此轉投海外教職。
教授薪資結構快速問答
問題 | 答案 |
---|---|
大學教授薪資調整頻率? | 依照法規每隔數年按物價調整,若升級可再重大調幅 |
一般教授除正職外最高可拿多高? | 頂尖醫、理工領域教授,產學及顧問年收入上看數百萬 |
公私立差距大嗎? | 助理教授每月可差逾1萬,正教授層級最高可差3~5萬;福利、年終等亦略有不同 |
行政職最高加給多少? | 擔任系主任換算約加給1.5~3萬,院長、研發長有機會近4.5~9萬 |

結尾
綜上所述,大學教授薪資雖名列台灣中高階職場,但其結構複雜、受聘級、學科、行政職與學校屬性等多方因素影響,遠非單純「高薪」即可描述。年資成長與升遷、產學計畫及校外拓展早已是當代教授不可或缺的部分,而全球學術交流更令台灣教授面臨國際間嚴峻競爭。無論有志從事學術還是職涯規劃者,建議多元發展專長,靈活運用學術與實務並進,方能在這條布滿機遇與挑戰的教育路上立足。
~ 旅行者的語言神器 ~

準備出國?Enjoy ABC 讓你輕鬆學會旅行必備語言!
✔ 實用短句:點餐、問路,馬上開口說。
✔ 文化小知識:融入當地,旅行更精彩。
✔ 離線學習:無網路也能隨時複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