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英語政策沒告訴你的3大陷阱:學生學不好英文的關鍵原因 [Three Hidden Traps of The MOE English Policy: Key Reasons Why Students Struggle with English]
![教育部英語政策沒告訴你的3大陷阱:學生學不好英文的關鍵原因 [Three Hidden Traps Of The MOE English Policy: Key Reasons Why Students Struggle With English]](https://littlenewton.efroip.tw/wp-content/uploads/2025/07/my_prefix_1752645840-300x200.png)
台灣政府積極推動雙語國家政策,但英語學習成效總是不如預期。本文深入分析教育部政策背後的三大陷阱:過度考試導向、忽略學生真實需求、資源分布不均。結合國際數據、現場教師與學生經驗,清晰揭示「高分低能」「兩頭空」「數位落差」等現象,並提出改革建言,幫助家長、師生洞察台灣學英語的核心困境與未來方向。
英語政策現況與學生學習力落差
自2018年起,教育部推動「雙語國家政策發展藍圖」,並自2024年全面推動小一英語教育。根據PISA國際學生能力評比,台灣學生英語閱讀成績僅居亞洲中段班,溝通、口說應用力更明顯落後。儘管政府大量投入人力、教材與經費,卻未能明顯改善學生實際表現。
教育部與國際調查重點數據對照
年度 | 教育部投資金額 | 國中畢業平均英語分數(會考) | 國際PISA英語閱讀排名 | 口語溝通自評(%稱有自信) |
---|---|---|---|---|
2018 | 35億元 | 78.5分 | 亞洲第5 | 27% |
2023 | 52億元 | 79.4分 | 亞洲第7 | 24% |
重點:補助持續增加,考試分數並未顯著提升,溝通信心反而下降。
延伸閱讀: 教育政策調整英文課綱,這5個常見問題家長一定要避免

~ 解鎖語言新世界 ~

想要流利說外語?Enjoy ABC 幫你輕鬆達成目標!
✔ 個人化學習路徑:量身打造,適合你的學習速度。
✔ 互動式課程:遊戲化設計,讓學習充滿樂趣。
✔ 隨時隨地學:手機、平板,隨時開啟語言之旅。
教育部英語政策沒告訴你的三大陷阱
英語學習陷阱一:考試導向,忽略真實運用能力
台灣「高分低能」的現象
考核指標雖然進步,但填鴨學習仍主導教學。各校為追逐升學與KPI,課程重點集中於單字、文法與選擇題,口說、情境練習極度不足,學生很少獲得跨情境表達訓練。
課程內容 | 課時占比(%) |
---|---|
文法講解、筆試寫作 | 62 |
發音、聽力練習 | 24 |
口語、分組討論 | 10 |
跨文化理解 | 4 |
第一線教師的困境
教師普遍表示:「有心改革但分數導向壓力難以改變教學方式。」實際上,現行課堂的口說活動多淪為形式,許多教師坦言缺乏培訓與實用教材。
想了解更多2025年英語教學新趨勢,可參考 英語教學新聞必看:2025年6大趨勢解析與老師不可忽視的3 …

英語學習陷阱二:政策設計不顧學生真正需求
「雙語教學」等同英語教學?迷思未解
政策推動CLIL(內容融入語言教學),主張用英語上數理等學科。但大量家長與學生反映:英語基礎未紮實就直接進入複雜學科,結果學科跟不上,英文也無法進步。
政策目標 | 教師現實困難 | 學生典型反應 |
---|---|---|
CLIL融入各科 | 教師缺乏跨領域備課時間 | 學生聽不懂內容,只能抄寫 |
互動溝通課 | 班級人數過多 | 害羞無法參與,不知如何開口 |
缺乏分級、適性學習機制
教材標準化嚴重,學生學習差異被忽略;中下段學生往往挫折,而中上段潛力難以突破。各校的實際分級與補救措施流於形式,執行力有限。
針對台灣英語學習趨勢,可延伸閱讀 教育趨勢台灣:2025年不可忽視的3大英文學習新走向

英語學習陷阱三:資源分布不均,數位鴻溝拉大弱勢
城鄉差距與教學資源集中
預算雖然提升,但北部與明星學校獲資明顯高於偏鄉。台北、新北市有豐富外師與雙語課,台東與中南部弱勢地區仍缺師資、缺教材。
學校類型 | 雙語課程開設比例 | 有外籍英語師資百分比 |
---|---|---|
台北市明星國中 | 87% | 幾乎全部 |
台東偏鄉國中 | 19% | 2% |
家庭背景與數位落差
線上學習平台無法彌補弱勢生「無設備、網速慢」的現實困難,多數政策假設家長有能力協助,卻讓資源差距持續擴大。
想瞭解大學最新課程轉型與資源應用,可參考 軟實力+專業力兼備?台灣大學最新課程轉型解析:2025年 …

學生學不好英文的深層關鍵原因總結
結構性瓶頸清單
結合上述現象,結構問題總結如下:
- 過度考試導向,缺乏情境應用教學
- 政策自上而下,忽略學生多元能力
- 區域與數位落差導致努力卻無顯著成果
- 升學壓力與家庭觀念使學習缺乏內在動機
解方與改革呼籲
建議對象 | 行動重點 |
---|---|
教育部 | 推動溝通與口說導向課程,落實區域補助,加強差距監測 |
學校/教師 | 分組溝通活動、多元評量、個別化課後輔導 |
家長 | 支持孩子參與演講、交流活動,減輕分數壓力 |
學生 | 勇於討論、參與社群、培養語言自信 |

隨著雙語國家政策持續推進,全台師生與家長必須明白:教育部政策只是起點,能否真正學好英文,重點在於爭取溝通機會、促進資源平等,以及建立用英語互動的環境。唯有官方、校方與家庭共同努力,學生英語能力才能真正提升,和國際接軌。
~ 旅行者的語言神器 ~

準備出國?Enjoy ABC 讓你輕鬆學會旅行必備語言!
✔ 實用短句:點餐、問路,馬上開口說。
✔ 文化小知識:融入當地,旅行更精彩。
✔ 離線學習:無網路也能隨時複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