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roip

efroip

教甄榜首心得|7個你絕不能忽視的英文實戰經驗分享 [Top Teacher Exam Winner Insights: 7 Must-Know Practical English Experiences]

教甄榜首心得|7個你絕不能忽視的英文實戰經驗分享 [Top Teacher Exam Winner Insights: 7 Must-Know Practical English Experiences]

新北市國小教甄榜首楊立萱老師以六年代理教學的經驗,完整分享英文實戰備考的七大心得,涵蓋日常英文輸入、考題練習、重點蒐集、口語演練、讀書會搭配、時事連結及錯題統整,提供考生最實用的備考策略。本篇含重點表格、榜首個人心法,協助你突破嚴峻錄取率、脫穎而出。偉大不是一蹴而就,每一天的積累將成就未來高分答案! 教師甄試準備總覽 教師甄試現況與挑戰 國小教甄錄取率近年走低,競爭白熱化。據教育部最新統計,部分縣市錄取比例甚至低於3%。多數考生反映,英文考科逐年提升難度,且趨向實務應用導向。 年度 報考人數 錄取人數 錄取率 2022 1,800 58 3.22% 2023 1,750 47 2.69% 2024 1,925 56 2.91% 榜首心得:要突圍必須靠細節,英文優勢就是勝出的契機! 想了解完整備考攻略,請參考 教甄英文備考全攻略 。 教甄榜首心得:7個你絕不能忽視的英文實戰經驗分享 1. 善用多元媒體,建立習慣性英文輸入 榜首認為,日常英文輸入是語感累積的基石,如YouTube、TED演講等英文資源日常陪伴。 推薦媒體資源 適用族群 建議時段 英語新聞頻道 所有考生 通勤、早餐時 教師YouTube教學 英文初學者 睡前 TED Talks 進階考生…

國中生霸凌爭議:2025年你該避免的3個常見英文溝通陷阱與應對方法 [Junior High School Bullying Controversy: 3 Major English Communication Pitfalls and Coping Skills You Must Avoid in 2025]

國中生霸凌爭議:2025年你該避免的3個常見英文溝通陷阱與應對方法 [Junior High School Bullying Controversy: 3 Major English Communication Pitfalls And Coping Skills You Must Avoid In 2025]

2025年「國中生霸凌爭議」持續延燒,凸顯英語溝通所帶來的新挑戰。隨著新加坡與台灣等地校園多元語言環境興起,英文表達的誤會與文化隔閡,直接影響學生心理健康與人際關係。本文精選2025年校園常見的三大英文溝通陷阱,包含語氣誤判、俚語誤解以及被動攻擊型冷暴力,並提供實用應對方法。協助家長、老師與學生共同預防衝突、打造安全友善校園。 新世代霸凌型態:英文溝通誤區拉大隔閡 國中生霸凌爭議背景升溫 根據新加坡 Channel NewsAsia 最新報導,2025年5月新加坡校園再度爆發多起「國中生霸凌爭議」案件,顯示霸凌不再僅限於肢體或語言,更多時候是在多語言環境下因誤解造成的心理傷害。 現代校園霸凌已轉向語言落差、文化混用背景下的「溝通誤解型霸凌」。台灣、星馬地區的校方均開始重視這一隱憂,並呼籲結合語言教育與心理健康介入。 2025年常見英文溝通陷阱——你是否不自覺掉入? 誤解語氣與文化差異 陷阱說明 語氣誤判是國中生英文溝通時最常見爭議。東亞與西方文化對「直接」與「委婉」的標準截然不同。例如,“Can you do this now?” 或 “Can you be quiet?” 表面問句,易被華語學生當作強勢指令,增加心理壓力。 典型案例一覽 英文用語 學生常見誤解 真實語境 潛在衝突 Can you be quiet? 覺得被警告或責罵 請求、提醒 覺得被冒犯 What are you doing? 開啟防衛、覺得被監視 普通問候、閒聊…

校園教養爭議:8個你不可忽視的英文課堂衝突案例解析 [Campus Education Controversies: 8 Unmissable English Classroom Conflict Cases]

校園教養爭議:8個你不可忽視的英文課堂衝突案例解析 [Campus Education Controversies: 8 Unmissable English Classroom Conflict Cases]

校園英文課堂已成教養與價值觀衝突的主戰場,隨著教育改革與多元文化激盪,老師、學生、家長間的爭議屢見不鮮。本文以新聞分析角度,解析8個最具代表性的英文課堂衝突案例,並從教材內容選擇、AI工具使用到評量政策,全方位探討應對之道,期望協助校園各方理性溝通,落實多元共融。 校園英語教學爭議在全球升溫 據多國教育研究顯示,隨著社會多元化與資訊化發展,校園英文課堂已成多元價值與教養衝突的焦點場域。例如美國中學教師Jason D. DeHart曾指出:若教師未能掌握家長和社群對相關議題的容忍度,很容易面臨道德與價值觀的高度挑戰。不同背景、宗教或信仰群體,對英文教材、討論方式,以及教材選用存在巨大落差,引發頻繁的校園衝突。 校園教養爭議簡析表 案例爭議領域 爭議主體 主要衝突情境 潛在風險 文學多元議題 學生、家長、教師 種族、性別、文化辯論激烈 歧視、霸凌、家校對立 技術工具運用 學生、教師 ChatGPT、Wiki等輔助工具爭議 抄襲、學習依賴、誤用 教學內容審查 行政、教師、家長 敏感文學或歷史討論引爆道德分歧 內容審查、教師受壓力 學習評量政策 家長、學生、教師 晚交作業、補考、差異化評分爭議 評量不公、學生壓力 英文課堂的8大衝突案例深度解析 1. 多元族裔文學讀本選材引發的家庭與教師矛盾 例如《To Kill a Mockingbird(殺死一隻知更鳥)》納入課程時,學生家長對「跨種族婚姻」等討論很敏感。部分家長甚至要求撤換教材。學校應提前公告教材內容、尊重多元家庭聲音,並維持強化師生、師長間溝通,避免單向價值灌輸。 2. 亞洲移民學生對西方經典文學的文化認同挑戰 如在北美校園,《The Pearl》等涉及族群文化的小說會讓部分亞洲及少數族裔學生排斥。師生間需正視多元文化議題,即時防範校园歧視與霸凌。 3. 虛擬AI工具引發誠信危機與學習成效疑慮 ChatGPT、Google翻譯等AI工具帶來作業抄襲與寫作原創性的爭議。部分學生缺乏語言能力訓練,教師難以鑑別真偽。…

教育管教自主權須知:家長與老師絕不能忽視的5大英文學習盲點 [Key Issues in Educational Authority: 5 Overlooked English Learning Pitfalls]

教育管教自主權須知:家長與老師絕不能忽視的5大英文學習盲點 [Key Issues In Educational Authority: 5 Overlooked English Learning Pitfalls]

教育管教自主權日益成為家長和老師們共同關心的話題。當英文學習愈發重要,家校合作與責任分工、學習策略及文化資本等挑戰也隨之浮現。本文歸納5大英文學習盲點,提醒家長和教師不要忽略各自的角色與權責,並針對日常教學和親職陪伴提供專家實務建議。善用教育管教自主權,才能幫助孩子建立堅實語言根基與全球競爭力。 家長與老師須知:教育管教自主權的重要性 家校角色與管教界線漸趨模糊 隨著時代演進,家長與教師在英文學習 管教自主權 的角色分工發生巨大改變。美國與台灣現普遍推動家長參與式教育(Parental Engagement),強調家校合作,但在實際執行時,過度干預或完全放任都會影響孩子的責任感與自律。 負責人 主要責任 過度干預後果 放任式後果 家長 提供資源、營造語言環境、心理支持 孩子依賴性高、拖延 學習落差大、缺乏信心 老師 教學規劃、考核追蹤、即時回饋 學生被動接受、舒適圈停滯 難以掌控進度、責任歸屬不明 專家建議:建立明確溝通橋梁,細緻化「學習責任分工」,是落實有效管教自主權的起點。建議進一步閱讀 青少年教育常見5個誤區 以瞭解更多家校協作細節。 5大英文學習盲點解析 盲點一:僅重「分數」忽略「語用能力」 多數家長與老師過度著重考試分數,而真正的語言溝通力和國際應對力才是學習終極目標。根據《Education Week》2024年專文,就連美國也強調英語學習應結合理解與應用,避免只重分數。 能力層次 傳統教學重點 理想學習標的 單字語法 ✔ ✔(基礎能力) 聽說實踐 ✖ ✔(生活與職場應用) 跨文化溝通 ✖ ✔(國際交流) 專家提醒:應協助學生進行日常表達、角色對話及主題討論,讓「分數」與「語用實力」並重發展。 盲點二:忽視家庭語言與文化資本…

高普考需用名額是什麼?考生必懂的5大英文應考常見問題解析 [What is the Quota for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s? 5 Common English Test Questions Answered]

高普考需用名額是什麼?考生必懂的5大英文應考常見問題解析 [What Is The Quota For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s? 5 Common English Test Questions Answered]

高普考需用名額意義、最新缺額數據與應考策略,是近年公職考生最關注的焦點;英文科作為共同科目,命題趨勢、應考技巧與常見疑問也相當關鍵。本文將針對需用名額定義、年度趨勢、英文科準備方法、常見應考問題及熱門類科分布等五大主題,為考生提供最實用解析與應考建議,協助你在高普考競爭中取得優勢! 什麼是高普考需用名額?最新年度缺額與趨勢解析 高普考需用名額定義與類型 所謂「高普考需用名額」(又稱開缺、缺額)指的是政府機關根據實際用人需求,針對當年度各職系、類科公告的預計進用職缺數量。此即是備考與志願選填最重要的依據之一。 公告的需用名額會依機關、職等、專業技術及行政分門別類,並隨政策與退休潮動態調整。例如,2025年高普考需用名額合計達6,815名,其中高考三級4,321名、普考2,494名。可見缺額逐步提升,是考生的黃金進場時機! 歷年缺額、錄取率變化總覽 年度 高普考需用名額 報考人數 到考人數 錄取人數 錄取率 2023 7,171 66,702 46,132 7,171 16.77% 2024 5,863 66,431 44,560 6,271 14.07% 2025 6,815 57,707 尚未公布 尚未公布 尚未公布 近三年名額提升,錄取率同步增長,2025錄取率可望續創新高,屆時競爭壓力反降,建議即早規畫備考! 高普考英文科目結構與難易度、準備建議 高普考英文科考什麼? 英文科是高普考共同科目。高考三級多與法學知識合併命題,含選擇、閱讀、翻譯、短文寫作。普考多為選擇題和簡要讀寫測驗。 等別 英文佔比 英文考題構成 高考三級 約14% 選擇題(詞彙、文法、閱讀)、翻譯、短文寫作…

跨領域博士困境:5個你一定要避開的常見陷阱(英文學習者必讀) [Interdisciplinary PhD Dilemmas: Top 5 Pitfalls and How English Learners Can Avoid Them]

跨領域博士困境:5個你一定要避開的常見陷阱(英文學習者必讀) [Interdisciplinary PhD Dilemmas: Top 5 Pitfalls And How English Learners Can Avoid Them]

跨領域博士研究越來越熱門,但隨之而來的困境與陷阱也讓不少學者困擾。 不論是學科語言隔閡、多元評鑑、合作糾紛、專精不足或職涯定位模糊,都可能成為致命挑戰。對英文學習者而言,語言與專業術語更是雙重障礙。本文整理五大常見陷阱與專家對策,助你避開風險,勇闖跨界博士之路。 跨領域博士研究熱潮下的現實挑戰 跨領域博士的需求崛起 近年來,解決全球暖化、公共衛生、人工智慧等複雜議題愈發需要系統性思考,《Nature》等國際期刊均強調學術界必須培養具備跨領域能力的人才。然而,在滿懷理想到入學之後,許多博士生才猛然發現「跨領域博士困境」的現實——知識碎片化、失去方向、多重執導、評鑑落差、職涯不確定性等問題接踵而來。 跨領域合作的語言障礙 根據 2021 年《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disciplinary Social Sciences》研究指出,語言與術語隔閡是跨領域團隊中最難突破的門檻,特別是對 英文學習者來說更是挑戰。這種困難會直接影響學術論文的撰寫與團隊協作的效率與成果。 跨領域博士生必避開的5大陷阱 學科語言與術語隔閡 陷阱說明:每一個學科都有專屬的溝通語言,例如生醫會談「pathway」,工程強調「optimization」,社會學則關心「agency」。在跨領域博士計畫下,這些「黑話」若無法轉換或互通,團隊成員將難以合作。 專家建議: 建立「共通詞彙庫」與定期溝通會議,有助於團隊同步焦點與理解。 常見學科術語混淆表 舉例對照 Pathway 生醫:代謝途徑社會科學:人生歷程 Model 工程:數學模型藝術:原型作品 Agency 社會:行動能力法學:代理人 學術評鑑標準大不同 陷阱說明:跨領域博士困境中極為常見的陷阱是:「你到底屬於哪一科系?」由於各學科評鑑指標與論文格式、投稿權重截然不同,優秀的跨界研究可能同時無法滿足任一門檻,導致成果難以出版或被肯定。 專家建議:嘗試從一開始就與指導老師明確討論期望目標,有條件地發展雙重或多重審查標準,並著重團隊主題而非單一領域成就。 多重指導、合作糾紛 陷阱說明:不少跨領域博士計畫屬於「雙指導」或「多指導教授」制度,但因老師間專業分野、利益衝突,溝通不良易釀成主題分歧,甚至產生時間與資源的分配爭議。 專家建議: 明確書面協議每位指導教授的職責分工,並定期進行三方以上的會談,以協調進度及決策。 多重指導角色分工表 主要職責 主指導教授 學術內容、論文主題 協助指導教授…

價值觀教育如何影響孩子的英文學習動機?家長必知的3大迷思 [How Value Education Influences Children’s Motivation to Learn English: 3 Parental Myths Debunked]

價值觀教育如何影響孩子的英文學習動機?家長必知的3大迷思 [How Value Education Influences Children's Motivation to Learn English: 3 Parental Myths Debunked]

在全球化快速發展的今天,學習英文已然成為台灣學生不可迴避的重要課題。然而,許多家長在焦慮「孩子的英文能力是否夠好」的同時,卻忽略了價值觀教育對學習動機與成效的深遠影響。最新研究顯示,家庭教養方式與人格特質,對外語學習的持久性和成就有重大關聯。本文帶你剖析價值觀教育如何深刻影響孩子學英文的意願,並破解家長最常見的三大迷思,為家庭找對教育方向。 價值觀教育:影響英文學習動機的核心力量 價值觀教育如何塑造學習態度? 價值觀教育,是指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及學校以言行培養道德觀、責任感及對社會、知識的正向態度。當孩子擁有健康正向的價值觀時,他們較容易對學習產生認同感與自信。 例如,一位認為「努力學習可以改變未來」的學生,面對英文時會具備毅力與抗壓性,而不是一遇到困難就逃避。根據2021年《教育心理學季刊》研究,正向價值觀和高學習動機密切相關,對英文學習也不例外。 家長話語權:潛移默化的能量 家長是孩子第一位價值觀教育者。某國內調查指出,家長的行為模式與日常對話會直接塑造孩子看待英文學習的態度。積極正向的支持,例如「學英文可以讓你認識更多世界」,會觸發內在動機。《文化對英語學習的影響》也強調,家庭文化、價值觀塑造著學習態度與成果。 家長價值觀模式 具體語言(每日對話) 可能引發的孩子學習態度 長遠影響 正向鼓勵 「學英文很有趣,能交朋友」 積極、主動尋求進步 動機持久、敢於挑戰 責備批評 「你再不學會就會輸給別人」 逃避、消極、害怕失敗 產生焦慮、低自信 目標導向 「練習多一點,下週一起出國可以用得上」 明確目標、實用性驅動 培養應用能力 外在比較 「你同學都考90分了,你呢?」 壓力大、尋求家長認同 依賴成績肯定 家長必知的三大迷思:英文學習真正的「推手」是什麼? 迷思一:成績比價值觀更重要 許多家長認為,只要孩子英文分數高,就代表學習動機強、成效好。但專家研究指出,短期分數的提升未必代表內在動機養成。根據台灣教育心理協會報告,僅靠應試壓力促使孩子學習,會忽略學習過程中的興趣與成就感培養。有深厚價值觀教育背景的孩子,通常主動學習也更能維持長期優勢。 迷思二:外語補習班能解決一切問題 補習班雖然普及,但教育專家提醒:若只依賴外部資源,孩子無法發展自主學習責任感。比起送入多個補習班,每天花點時間和孩子討論英文學習趣事與意義,反而有助於動機內化。相關 正向教養作業方法:5個讓孩子不再討厭英文作業的實用技巧 也有實用建議。 迷思三:獎懲是提高學習動機的唯一方法 依賴物質獎勵和懲罰或許可短期見效,但長期而言會損耗孩子內在動機。應強調語言學習的意義和帶來的價值,讓孩子懂得英文是全球互聯的橋樑。 專家觀點:價值觀教育與英文學習的實證連結 學術研究支持 根據成功大學2022年調查,注重價值觀教育的家庭,孩子英文學習動機得分普遍高於一般水準。團隊訪查小學生,發現家長以身作則、正向看待學習挑戰,學生的英文堅持度、自信心顯著提升。 家庭溝通對學習動機的增強…

跨學科研究職涯英文攻略|5個你一定要避免的常見錯誤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Career English Guide: 5 Mistakes to Avoid]

跨學科研究職涯英文攻略|5個你一定要避免的常見錯誤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Career English Guide: 5 Mistakes To Avoid]

跨學科研究職涯正日益受到重視,但英文能力卻往往成為進入國際舞台的一道高牆。本文將以5大常見錯誤為主軸,解析跨領域職涯英文實用建議,從專業詞彙精確、論述邏輯、口語溝通、書信格式到跨文化禮儀,手把手帶你避開職涯發展陷阱。只要掌握實務技巧,精準提升英文實力,無論學術或產業都能大放異彩! 跨學科研究職涯為什麼需強化專業英文力? 英文能力在跨學科職場中的角色 跨學科研究職涯要求的不只是單一領域的知識,更強調溝通、整合與國際視野。在國際學術交流、國際會議發表、新科技跨界合作時,英文都是唯一的共同語言。不論是撰寫申請資料、參與聯合研究還是發表論文,專業且精確的英文表達直接影響你的職涯發展。 應用場合 必備英文能力 常見挑戰 學術論文寫作 專業用語、邏輯清楚 語法錯誤、用詞不當 國際會議發表 流暢簡報、即時應答 緊張、失誤、聽力不佳 跨國合作溝通 精準溝通與協調 誤會、文化差異 求職與學位申請 書信、履歷、口頭面試 格式錯誤、內容不具體 跨學科英文常見使用情景 實踐上,欲進入跨學科研究職涯的你,英文溝通將會碰上: 每個場景都要求你避免語言錯誤,才能讓專業價值真正被看見。 你一定要避免的5個跨學科英文常見錯誤 1. 忽略專業用語的精確性 跨學科研究職涯涉及多專業間的交流與協作,因此,專業術語的精確使用尤其重要。不熟悉各領域的英文專有名詞,容易導致誤解與溝通失敗。例如,醫學、生物、數據科學、工程等每個領域都有獨有詞彙。如果混用、拼錯甚至借用不當,會嚴重影響你的專業形象。 新聞案例:根據《Nature》期刊調查,逾43%的跨領域論文被審查意見指出「專有名詞定義含糊」或「用詞錯誤」,導致學術評價下降。 建議:針對自己研究主題、合作領域常用的英文專有詞匯列清單,平常多閱讀國際權威論文與產業報告,實際應用增加熟悉度。 2. 翻譯式思維導致論述邏輯不清 華人研究人員最常見的英文寫作問題之一是“英文直譯中文腦”:句型結構、論證邏輯,無法符合母語者習慣的「主張-佐證-結論」模式,造成審查或主管感到不易理解。不正確的邏輯銜接詞更讓內容失焦。 提醒:跨學科場合需要清楚傳遞自己的核心觀點,堆砌細節但缺乏邏輯主線會降低說服力。 觀點陳述順序 中文常見模式 國際英文標準 背景介紹 詳細鋪陳 簡潔一句帶過 觀點提出 末段點題…

學生學習歷程英文撰寫常見錯誤:避免這5個致命失分點 [Common English Writing Mistakes in Student Learning Portfolios: Avoid These 5 Critical Pitfalls]

學生學習歷程英文撰寫常見錯誤:避免這5個致命失分點 [Common English Writing Mistakes In Student Learning Portfolios: Avoid These 5 Critical Pitfalls]

學生學習歷程英文檔案是升學關鍵文件,卻常因中式翻譯、內容缺乏主題、空泛形容詞、未連結系所、語法拼字錯誤等失分。本文剖析五大常見錯誤,並提出提升建議及範本架構,協助你有效展現個人特色、邏輯思辨與學科連結,讓學習歷程贏得評審青睞! 學習歷程英文檔案重要性與現況 學生學習歷程(Learning Portfolio)自108課綱施行以來,成為台灣高中生升學、海外大學申請以及獎學金審查時不可或缺的重要文件。不只評比基礎學科實力,更加強調申請人用英文自述的能力、思辨深度與故事性。教育部調查指出,英文檔案內容、檢核標準、撰寫能力,已是國內外大學教授書審及面試的重點。大量學生卻因為缺乏正確撰寫觀念,容易誤入失分陷阱,降低錄取機會。 延伸閱讀:認識 學習歷程撤銷的重點與常見錯誤 ,提前減少致命誤區。 學生學習歷程英文撰寫常見錯誤總覽 1. 直接翻譯中文思維,英文表達不自然 學生常用中文思路直譯為英文,句型生硬、用語不地道。例如直譯「我喜歡幫助別人」成 “I like helping others”,雖然正確但太單薄,缺乏具體故事帶入。 原句(直譯) 問題點 建議修正版 I often join activities. 中式用詞,缺乏細節 I actively participated in school volunteer work, which allowed me to develop a sense of teamwork and…

台灣QS大學排名怎麼看?英文學習者必懂這5個重點(2025最新解析) [How to Interpret Taiwan QS University Rankings? 5 Must-Know Points for English Learners (2025 Update)]

台灣QS大學排名怎麼看?英文學習者必懂這5個重點(2025最新解析) [How To Interpret Taiwan QS University Rankings? 5 Must Know Points For English Learners (2025 Update)]

2025年QS大學排名新鮮出爐,台灣多校表現亮眼。但如何正確解讀QS排名、規劃留學與英文學習?本篇整理 QS指標解析、台灣學校TOP 10、與英文學習者密切相關的五大重點,同時教你善用數據,選出最適合自己未來發展的學校。幫助有志於國際學習與職涯的學生及家長,掌握台灣大學於全球舞台的真正優勢! 了解QS世界大學排名 – 評比依據與台灣地位 QS世界大學排名原理 QS世界大學排名是由英國教育研究機構Quacquarelli Symonds(QS)製作,是目前最具全球指標性的高等教育評比之一。評比涵蓋六大主要指標: 台灣大學多數優於亞太區平均,特別是在學術聲譽及雇主評價方面表現突出。這也展現出台灣在人才培育、學術成就與國際合作上的競爭力。想了解與選校相關更多迷思解析,也可參考台灣大學排名不可靠?2025選校新生常犯的5大錯誤解析 … 文章。 2025台灣QS大學排名TOP 10一覽 學校名稱 2025全球排名 2024年排名 領域/特色 國立台灣大學(NTU) 68 69 台灣第一、亞洲領先 國立清華大學 210 217 理工強項、論文引用成長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219 225 首度進入200名內、醫工雙強 國立成功大學 215 222 南部頂尖綜合大學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台科大) 392 387 台灣科大榜首、產學合作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北科大) 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