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習動機低落?5個父母絕不能忽視的提升方法(英文學習也適用) [How to Boost Children’s Learning Motivation: 5 Essential Methods for Parents]
![孩子學習動機低落?5個父母絕不能忽視的提升方法(英文學習也適用) [How To Boost Children’s Learning Motivation: 5 Essential Methods For Parents]](https://littlenewton.efroip.tw/wp-content/uploads/2025/06/my_prefix_1751269106-768x431.png)
隨著教育現場日益重視自主學習與素養導向,「孩子學習動機」成為眾多家長與教育者的核心議題。本文彙整台灣教育統計與專家建議,深入剖析學習動機低落的常見現象、影響,並結合實務經驗提供五大有效提升方法。不論是面對英語學習的低潮,或是一般學科遇到的困難,這些方法都能讓父母掌握啟動孩子主動學習的關鍵,搭配正向激勵與家庭陪伴,幫助孩子重拾自信、快樂學習! 學習動機低落的現象與影響 調查揭示:近8成老師認為學生動機不足 根據教育部調查,台灣國高中學生普遍存在「為分數而學」與「不知為何而學」的現象。學習動機低落使得孩子只為應付考試,不易主動探究,特別在需要長期積累的英文等學科上問題更加明顯。以下表格呈現常見動機不足的表現: 動機低落的表現 具體情境例子 拖延學習 上課打瞌睡、不寫作業 缺乏興趣 不主動回答老師問題 暗中排斥 英文課時情緒低落、易分心 目標模糊 不清楚為何要學英語 專家指出,倘若未能及早察覺並採取調整措施,孩子可能陷入自信下滑、動力遞減的惡性循環,影響學習成效與心理發展,素養教育英文學習常見3大錯誤也常源於動機偏低的根本問題。 五大關鍵方法|父母如何提升孩子學習動機 發現孩子的個人特質與學習偏好 每個孩子的學習動機形成方式不同。心理學家建議家長應觀察孩子性格和偏好,例如美國Calvin College提出的視覺型(Visual)、聽覺型(Auditory)、動覺型(Kinesthetic)三種學習風格: 學習偏好類型 具體表現與適合策略 視覺型 喜歡圖表、影片、彩色筆記 聽覺型 愛聽故事、朗讀、口頭討論 動覺型 喜歡操作實作、角色扮演、遊戲 家長建議:觀察孩子表現並搭配課本外活動,如英文桌遊、料理等,設計適合其風格的任務。專家提醒,切勿一體適用同一教法,才能真正激發主動學習動力。更多趨勢與技巧可參考英語教學新聞懶人包|2025年八大趨勢。 拓展「英語」用途,結合生活情境學習 許多孩子抗拒英文,來自把英文視為「考試工具」的單一觀點。教育研究發現,語言如果能融入生活與興趣主題,孩子學習動力能大幅提升。建議父母善用繪本、電影、音樂、遊戲等方式,讓英文成為親子互動與實用表達的媒介: 線上教學學習成效低落的常見錯誤,往往也與生活脫節有關。當英語與孩子興趣結合時,學習將更主動自然。 親子共學:示範&陪伴,建立學習成就感 近年親子共學蔚為風潮,家長的陪伴不僅增強親子感情,也能提供學習支持: 親子共學帶來雙重益處,一則增進情感,二則讓學習成為有成就感的正向循環。針對類似事件,可參考 國中生嗆家長數學沒用事件:3個你絕不能忽略的英文學習等案例,了解家庭共學長遠效益。 培養學習目標與創造成就機會 設立明確短期目標與即時獎勵,有效激勵孩子: 小目標 完成指標 獎勵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