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跨域人才為什麼難找?3大原因及提升英文實力的解決方法 [Why Are AI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s So Hard to Find? 3 Reasons and Solutions for Enhancing English Skills]
![AI跨域人才為什麼難找?3大原因及提升英文實力的解決方法 [Why Are AI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s So Hard To Find? 3 Reasons And Solutions For Enhancing English Skills]](https://littlenewton.efroip.tw/wp-content/uploads/2025/07/my_prefix_1752042434-768x512.png)
2024年,AI跨域人才成為企業爭搶的關鍵資源,不只要求懂技術,更需同時具備產業知識、商業邏輯和英文國際溝通力。然而,現今台灣及全球普遍出現複合型AI專才難尋的現象。本文深度剖析背後三大主因──學用落差、英文力不足、培訓系統與市場脫節;同時提出具體的英文力提升方法與學習資源建議,並分享台灣AI新星破局的案例。欲成為國際搶手的AI跨域人才,專業與英文實戰能力皆需同步精進! AI跨域人才的需求現況 根據104人力銀行與LinkedIn等國際職涯平台2024年報告,跨域AI人才招聘需求年增超過30%,遠高於一般工程師職缺。AI跨域人才,不只是程式高手,更需結合特定產業知識,如醫療、金融、製造、文創等,且必須具備「懂產業、懂AI、懂商業、懂溝通」的多元能力。 2024年台灣主要科技大廠如台積電、華碩、聯發科,強調招募能跨領域力與國際溝通能力的AI專才。Google、Apple、Meta等國際企業更積極尋找能結合AI與產業及法規等知識的人才。 職稱 核心技能 跨域組合 英文溝通需求 AI醫療應用工程師 機器學習、醫療背景 醫學+程式+AI 高 AI產業產品經理 資料科學、商業運營 商管+技術+市場 高 智能製造專案主管 自動化、AI算法 工程+管理+軟體設計 高 金融AI數據分析師 Python、統計、金融 金融+程式+AI 中~高 AI法遵策略顧問 AI法規、倫理專業 法律+AI+英文法規解讀 高 資料來源:104人力銀行、LinkedIn、TechOrange 2024年業界報告 AI跨域人才難覓的三大原因 1. 學用落差與學制慣性 台灣及多國高等教育仍以單一系所專才為主,學生多僅具單領域能力,缺少產業應用、跨組專案合作經驗。未來AI跨域崗位(如AI醫療影像、智能製造專案)須同時整合軟硬體、法務、產業流程與用戶設計,單靠本位訓練難以即戰力就業。 項目 傳統單一訓練 跨領域專案經驗(占比) 台灣大學生 約75% 10%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