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休天數英文怎麼說?避免5大常見翻譯錯誤與應用實例整理 [How to Say 'Annual Leave Days' in English? Avoid 5 Common Translation Pitfalls and Practical Usages]

特休天數英文怎麼說?避免5大常見翻譯錯誤與應用實例整理 [How to Say ‘Annual Leave Days’ in English? Avoid 5 Common Translation Pitfalls and Practical Usages]

隨著台灣職場與國際接軌,「特休天數」與其正確英文用法已成為職場必備知識。本篇將全面解析「特休」的英文正確說法、五大常見錯誤、假別類型、文化比較、文書記載與實際溝通應用,讓你用字更道地、避免誤會並提升溝通專業。學會精準表達「特休天數」,權益更清楚,職涯更上層樓! 特休天數英文正確用法全解 常見的「特休」英文表現 「特休」本質上為有薪年假,與一般假別有所不同。最常見的英文對應如下: 中文 常見英文翻譯 備註 特休天數 days of paid leave 最簡明、正式 paid vacation days 較常見於美式英語 paid annual leave days 英國、澳洲習用 annual leave 含意為年度例行之有薪假期 「paid leave」、「annual leave」、「vacation days」皆可泛指特休,但語境略有差異。「特休天數」若要精準表達,建議用days of paid annual leave,工作場合能用 paid annual leave,非正式場合常見 paid vacation days。 應用句型實例 避免5大常見翻譯錯誤 不少人翻譯特休天數時,常因直覺或語感而犯錯。以下列舉最常見的五個錯誤及其正確對照: 常見錯誤 中文誤譯 正確英文 說明 special holiday 特別假、特休 paid annual leave 特休並非特殊節慶,與 special holiday 不同 take rest day 用休息日指特休 take annual leave rest day 指週休,非勞基法特休 off-day 記作特休天數 day(s) off/annual leave off-day 泛指不上班,不特指有薪特休 salary break 有薪休息 paid leave 無此說法 vacation leave 直譯放假 annual leave/vacation vacation leave 不自然,建議用 annual leave 錯誤範例…

閱讀心得寫作範例:5個常見錯誤及避免方法(英文閱讀融入教學實用指南) [Reading Reflection Writing Examples: 5 Common Mistakes and How to Avoid Them (Practical Guide for Integrating English Reading in Teaching)]

閱讀心得寫作範例:5個常見錯誤及避免方法(英文閱讀融入教學實用指南) [Reading Reflection Writing Examples: 5 Common Mistakes and How to Avoid Them (Practical Guide for Integrating English Reading in Teaching)]

閱讀心得寫作已成為雙語教育中的重點任務,但學生在實作時常犯五大錯誤,包含:僅摘要內容、結構混亂、語言錯誤、論點空泛、缺乏反思。本文詳述每項錯誤的實例,並整合強化架構、引導思考、提升英文表現及多元回饋等教學對策,協助教師培養學生扎實的閱讀與表達能力。 五大閱讀心得寫作常見錯誤 1. 只做內容摘要,缺乏個人觀點 許多學生誤將閱讀心得等同於簡單內容摘要,只將故事梗概或知識點羅列出來,忽略應有的個人觀點與思辨。這類心得欠缺深度,無法展現學生的理解力與批判性思維能力。 新聞實例:2023年新北市國中小英文競賽評審反映,「僅有30%學生能在成果報告中提出明確個人觀點,其餘多淪為單純復述原文。」 2. 條列式感想雜亂無章,結構混亂 學習者未能善用符合邏輯的結構,常將心得以流水帳方式或隨意分段呈現,導致主題不明、重點分散,降低文章說服力與可讀性。英文閱讀心得尤其講究論點與例證的對應關係。 結構問題 不良範例 改善建議 無引言或結論 “I like the story. It is interesting.” 加入開頭總述與結尾呼應主旨 段落內容跳躍 忽略轉折詞,內容各自為政 明確使用”Firstly, Then, Finally”等 缺乏主題句 每段皆為細節堆疊 每段開頭設置主題句,統整論點 3. 忽視閱讀心得的英文語言表現 錯誤地將閱讀心得視為單純中文翻譯,未注意英文語法、拼寫、時態等問題。此外,學生容易使用過於簡單或重複的詞彙,降低文筆表現與學術層次。 專家觀點:根據國教院調查,高達六成國中學生的英文心得出現「My feeling is…」、「I think…」的大量重複,且錯誤率偏高。 4. 忽略細節舉證,論點空泛 僅以空泛形容詞描述(如good, interesting, boring),缺乏具體例證或細節支撐。英文教學強調”Show, not just tell”,心得寫作需以文本證據或實際細節佐證觀點。 欠缺佐證的寫法 修正後的有效寫法 “The character is brave.” “The character showed bravery, for example, when he risked his life to save his friend in Chapter 3.” 5. 未切實反思個人連結與學習啟示 部分心得流於表面感受,未能結合自身經驗或延伸思考其意義與未來行動。這使心得難以深化,也無法體現閱讀在個人或學科學習上的價值。 避免閱讀心得錯誤的關鍵方法與實用教學指南 1. 強化結構與論點組織 教師可教導學生使用“總分總”結構,或明確列出每段論點,引導學生條理化思考。常用架構包括: 2. 學會引導深層思考與批判性提問 教師設計問題引導(Question Prompts)可深入閱讀層次,如: 以此提升“閱讀心得寫作範例”的深度與個人化。 3. 適當融入英文閱讀策略,提升語言表現 學生可練習將原句轉換成簡單句、合併使用轉折連詞(However, In addition, Therefore),或引用書中佳句形成 direct/indirect quote。教師可鼓勵學生建立主題性詞彙庫,避免詞彙重複。 英文寫作常用用語 句型…

最低薪資英文怎麼說?避免這5個常見翻譯錯誤 [How to Say 'Minimum Wage' in English? Avoid These 5 Common Translation Mistakes]

最低薪資英文怎麼說?避免這5個常見翻譯錯誤 [How to Say ‘Minimum Wage’ in English? Avoid These 5 Common Translation Mistakes]

本文深入解析最低薪資正確英文用法,揭示最常見的翻譯錯誤如 minimum salary、base pay 及 lowest wage,同時提供實用比較表與國際慣用表述。內容幫助職場人士、學生、翻譯工作者避開語言陷阱,讓你在面試、履歷及國際溝通中展現專業,自信應對各種 最低薪資 議題及延伸應用情境。 最低薪資英文的正確說法 在全球化職場環境中,「最低薪資」議題越來越受關注,不論是面試、求職還是跨國溝通,正確翻譯最低薪資顯得格外重要。最低薪資的正統英文說法是 “minimum wage”,這個詞在國際勞工組織(ILO)及各大英語新聞媒體中皆廣泛使用。例如,美國聯邦政府規定的最低薪資就是用 “Federal Minimum Wage” 來表示。 正確用法:– The government plans to increase the minimum wage next year.– Minimum wage laws vary from country to country. 然而,許多學習者及翻譯者常因詞義接近、文化差異或未審慎查證,導致錯誤表達。下文將深入探討最低薪資英文翻譯的常見錯誤及其正確用法,協助讀者在學術、職場及日常溝通中都能精準表達。若想了解更多學生實務問題可參考 最低薪資英文。 最低薪資英文翻譯常見錯誤分析 1. 將 minimum salary 誤當最低薪資 雖然 salary 也是薪資的意思,但與 wage 在職場術語上有極大區別。Salary 通常指「月薪」或「年薪」,為固定全職工作者的薪資。如果用 minimum salary 指最低薪資,容易讓人誤會成「最低月薪」或「最低年薪」,這並不能準確表示政府規定的最低時薪或最低工資標準。 常見錯誤英文 中文誤譯 適用情境 正確用法 minimum salary 最低月薪/年薪 正職白領 minimum wage 2. 用 lowest wage/lower wage 作為最低薪資 “Lowest wage” 雖意指「最低的工資」,但無法準確指涉法定最低薪資,而是泛指在薪資範圍裡最低的一檔,容易造成語意模糊。Minimum wage 在法律及政策用語中具有專有性。 3. 誤用 base pay 或 basic pay “Base pay”(基本薪資)和 “basic pay”(基薪)通常是指一份工作的「基準薪資」或「基本工資」,並沒有強調「最低保障」的法律意涵,而且往往不包含獎金及津貼。這樣的用語常出現在公司內部報表,而不是法定最低薪資的溝通場合。 英文詞彙 中文對應 備註 base pay…

加班費計算英文怎麼說?避免5大常見錯誤一次學會實用職場英語 [Overtime Pay Calculation in English: Avoid 5 Common Mistakes & Master Essential Workplace English]

加班費計算英文怎麼說?避免5大常見錯誤一次學會實用職場英語 [Overtime Pay Calculation in English: Avoid 5 Common Mistakes & Master Essential Workplace English]

在國際職場中,精確掌握加班費計算英文表達與實務用語,是維護勞資權益與展現專業能力的關鍵。本篇整理了「加班」、「加班費」、「加班費計算」的正確英文用詞、五大常見錯誤及其避免方法、常見句型、範例會話與操作表格,協助讀者一次學會並靈活運用,成為全球職場裡的專業英語溝通高手。 加班費計算英文怎麼說?全方位解析 加班與加班費的英文專業用語 在職場上,最常見的「加班」英文為 overtime,「加班費」則是 overtime pay,至於「加班費計算」可說為 overtime pay calculation 或 calculation of overtime pay。常用詞彙如下表: 中文 正確英文 相關固定搭配 加班 overtime work overtime 加班費 overtime pay receive overtime pay 加班費計算 overtime pay calculation overtime pay calculation method 雙倍加班費 double overtime pay 加班時數 overtime hours calculate overtime hours 國際通用加班計算方法與英文表達 主流計算法:「時薪x加班倍率x加班時數」,英文常用:overtime pay = hourly wage × overtime rate × overtime hours 表格比較:常見加班相關英文詞彙 專有名詞 定義解釋 範例句 Overtime 超過法定工作時數的加班 I had to work overtime last Friday. Overtime pay 加班所得額外薪資 You will receive overtime pay this month. Overtime rate 加班倍率 The overtime rate is 1.5 times…

特休計算你做對了嗎?5個常見特休計算錯誤,職場新鮮人必看 [Are You Calculating Special Leave Correctly? 5 Common Mistakes for Newcomers]

特休計算你做對了嗎?5個常見特休計算錯誤,職場新鮮人必看 [Are You Calculating Special Leave Correctly? 5 Common Mistakes for Newcomers]

台灣職場上關於特休計算屢見誤解,特休權益未保障易導致損失。本文分析特休法令依據與計算方式、深入檢討5大常見錯誤與盲點,包含新進員工起算、年資比例折算、遞延限制、假別混用違法,以及離職特休補償,協助新鮮人自保並正確主張特休權益,避免吃虧。 特休計算基礎知識:法令規定與計算制度 勞基法規定的特休天數 依據勞動部最新公告,特休天數須依據年資累計,並非公司自行決定。根據《勞動基準法》第38條明定,於同一家公司持續工作達一定期間者,雇主應給予下列天數的特休: 年資 應給特休天數 滿6個月,不滿1年 3天 滿1年,不滿2年 7天 滿2年,不滿3年 10天 滿3年,不滿5年 14天 滿5年,不滿10年 15天 滿10年以上,每多1年加1天,至30天為止 16天起,最多30天 新制特休計算比舊制更優渥,所有在職員工(不論正職、契約、部分工時)皆適用。 特休起算方式──週年制V.S.曆年制 勞動部解釋,特休起算有兩大主流模式:週年制與曆年制: 強調:二者必須標示於聘僱契約或公司工作規則,且不得低於法定標準。 制度 起算時間說明 適用情境/常見侵權爭議 週年制 以個人到職日為基準 計算精確,適用人流動率高公司 曆年制 依公司年度 方便大公司管理,須精算年中到職者 5大特休計算常見錯誤,資深人資剖析新手最易忽略地雷 錯誤1. 忘記6個月就有3天特休 新進員工最大迷思之一,就是認為一年才有特休。實際上,依據修法,工作滿半年的員工即享有3天特休,這三天在滿一歲年資前必須用完,否則公司應折現發放。 錯誤2. 年資計算方式混淆,特休天數遭低估 許多公司採曆年制,但經常忽略年中到職的比例折算問題。例如7月1日到職,第一年特休須按比例分配: 到職時間 當年度特休計算公式 年中到職 (年資月份÷12)×對應年資天數 若公司未按比例計算,導致特休減少,屬於勞基法違法。 錯誤3. 特休假可否遞延?遞延期限誤區 根據法規,特休未休可以遞延到次一年,但最長僅能遞延一年,超過必須折現。有些人誤以為可長期存假,實際逾期雇主必須折現。 錯誤4. 用特休抵其他假別 有些雇主會強制將事假、病假視為特休抵扣,這屬於違法行為!各類假別於勞基法皆有規範,雇主不得混淆或要求以特休優先扣抵。出現違規可向勞工主管機關檢舉。 錯誤5. 離職時「特休計算」被忽略,少領補償金 離職人員未休完特休,雇主應依比例結算、折算工資。最常發生: 離職特休折現計算範例 年資 當年度已工作月份 法定特休天數 應給未休特休折現金(月薪36,000) 滿2年6個月 6個月 10天 10天×6/12=5天×(36,000/30)=6,000元 滿1年 3個月 7天 7×3,000/30)=2,100元 職場新鮮人必看─如何正確計算與主張特休? 追蹤年資、聰明對照特休起算表 定期查閱自己的年資與特休基準表,並了解公司使用週年制或曆年制,保障自身權益是第一步。 記得保留請假單據、工作年資證明 所有請假紀錄、薪資條、到職證明,都是未來釐清爭議的重要證據。 掌握比例折算及勞基法保障條款 部分工時也享有特休,依工時比例折算。計算公式: 公式 解釋 特休時數=法定特休天數 ×(實際工時÷全職工時) 以40小時週工時為基準 例如,週工時20小時者,年資滿一年有3.5天(28小時)特休。 與公司協議並書面確認 建議與雇主確認特休計算制度,並以書面明訂。如有不清楚可洽詢勞工局、查閱勞動部公告或使用特休計算工具。 特休折現與薪資給付關鍵 折現標準與常見糾紛 狀況說明 折現公式 離職折現 未休特休天數×平均日薪(6個月平均) 年底折現 若公司未遞延,須全額補發 案例實錄 根據勞動部資料,最多被申訴的就是特休未足額給付或新進員工未獲半年特休。資深人資強調,新鮮人須熟悉條文與計算公式。…

最賺錢的工作排行揭密:2025學英文一定要知道的5大高薪職業(英文實用句型教學) [Top Earning Jobs Revealed: The 5 Highest-Paying English-Required Careers in 2025 and Useful Sentence Patterns]

最賺錢的工作排行揭密:2025學英文一定要知道的5大高薪職業(英文實用句型教學) [Top Earning Jobs Revealed: The 5 Highest-Paying English-Required Careers in 2025 and Useful Sentence Patterns]

隨著AI世代來臨,具備專業技能又能流利英語溝通的人才受到全球市場青睞。這篇文章揭曉2025年最賺錢的五大高薪職業類別,同步傳授最實用的英文句型與關鍵溝通詞彙,助你在求職、跨國合作、職場晉升中搶佔優勢。精讀本篇,讓你輕鬆掌握職涯新趨勢、英語學習與高薪進階必備攻略! 2025年最賺錢的工作排行全解析 依據多家國際職業分析機構整理,2025「最賺錢的工作排行」將由科技、醫療、金融及顧問服務領域領軍。 排名 職業名稱 年薪中位數 (USD) 必備技能 英語需求 1 資訊安全工程師 (Cybersecurity Engineer) $124,000 程式設計、網路防護 極高 2 醫療專業人士 (Physicians/Surgeons) $235,000 醫療專業認證 極高 3 AI/數據科學家 (AI/Data Scientist) $155,000 數據分析、機器學習 高 4 金融投資經理 (Investment Manager) $139,000 財務管理、分析 高 5 管理顧問 (Management Consultant) $120,000 問題解決、簡報溝通 極高 更多關於AI產業與高薪趨勢,推薦閱讀 AI人才需求暴增!2025年起薪排行曝光:英文系畢業生該避免哪幾科系?。 5大高薪職業詳細介紹與求職英文攻略 資訊安全工程師(Cybersecurity Engineer) 醫療專業人士(Physicians/Surgeons) AI/數據科學家(AI/Data Scientist) 金融投資經理(Investment Manager) 管理顧問(Management Consultant) 為何「學英文」是進入高薪職業的關鍵? LinkedIn與世界經濟論壇報告指出,2025年超過70%高階跨國職缺要求良好英文能力。看懂合約、分析報告與全球人才交流,都是高階職位不可缺的競爭力。特別在科技與金融領域,流利英文是職涯晉升與出國發展的重要墊腳石。 進一步了解哪些科系須謹慎選擇,可參考 失業率最高科系有哪些?2025年畢業生應避免的3大選擇。 實用英文句型清單 —— 升級你的職場英語 以下整理5大最賺錢職業中,常見且實用英文句型,建議求職面試前務必熟讀: 場景 英文句型 中文對照 自我介紹 I have over X years of experience in… 我有超過幾年…的經驗 工作詢問 Could you describe your current workflow/process? 能請您說明現在的工作流程嗎? 技術表達 My expertise is in… 我的專長是……

職涯轉型學什麼?7個不可忽視的英文技能你千萬別漏學! [What Should You Learn for Career Transformation? 7 English Skills You Must Master!]

職涯轉型學什麼?7個不可忽視的英文技能你千萬別漏學! [What Should You Learn for Career Transformation? 7 English Skills You Must Master!]

職涯轉型時,全面提升英語技能已成為關鍵。本文深入剖析7種最重要的英文職場能力,詳列從商業書信到國際會議、從專業術語到媒體閱讀、社群經營等,助你在全球化職場脫穎而出!同時提供熱門學習資源與規劃建議,讓你職場升等、開拓國際機會。準備轉型?英語力就是你的最佳門票! 英文技能為何是職涯轉型關鍵? 根據LinkedIn職場趨勢報告,超過65%的招聘主管將英文能力列為晉升與國際發展的首要條件之一。面對AI、數位科技加速產業變革,能否精通英文、更甚至跨領域學習,直接決定職涯發展高度。無論想從技術職升任管理、跨足海外市場、成為國際團隊的一分子,英文專業力都是不可或缺的利器。 如欲進一步了解透過練習英文提升職場競爭力,可參考 How to enhance your workplace competitiveness? 這篇優質分析。 7個不可忽視的英文技能 1. 商業書信與專業郵件能力 精準、得體的英文信件是展現專業並建立國際信任感的第一步。 商業郵件英文要點 說明 Formal Tone(正式語氣) 用禮貌、完整句,避免縮寫及口語化 Clear Subject Line(明確主旨) 讓收件者一看即明目的 Professional Closing(專業結尾) Best regards等,附聯絡資訊 Proofreading(校對) 檢查文法拼字,維持專業 2. 簡報製作與口頭表達能力 英文簡報不只是翻譯,更在於邏輯架構、流利口語與現場應變。如參加國際會議、向主管報告,均不可或缺。 3. 規格說明與技術文件撰寫 英文技術文件展現專業,降低跨國溝通誤差。 技術文件重點 說明 重要性 Clarity(清楚) 用字精確結構明確 降低誤解 Standard Terms 採國際常用術語 促進協作 Visual Aids 插入流程圖圖表 加快理解 4. 國際會議表達及討論技巧 跨國合作時,英語表達討論能力、邏輯脈絡清晰及即時回應非常重要。 若想深入了解提升英文職場競爭力帶來哪些好處,推薦參閱 職場競爭力英文提升。 5. 專業術語與多領域英文詞彙 熟悉產業專業英文詞彙,有助於國際接軌。 產業 核心術語 資訊科技 API, Cloud Computing, SaaS, Agile 醫療產業 Diagnosis, Consent Form, Clinical Trials 供應鏈/物流 Bill of Lading, Incoterms, Customs Declaration 6. 媒體閱讀與英文時事解析 培養每日閱讀BBC、Financial Times等國際媒體的習慣,能快速拓寬商業視野與時事英語力。 7. 國際人脈連結與社群互動溝通 善用LinkedIn等平台拓展英文人脈,提升職涯機會與影響力。 社群互動技巧 關鍵行動 撰寫英文個人簡介 突顯專長亮點…

職業安全排行有哪些?2025年10大高危險與最安全職業英文解析 [2025 Occupational Safety Ranking: Top 10 Most Dangerous & Safest Jobs in English]

職業安全排行有哪些?2025年10大高危險與最安全職業英文解析 [2025 Occupational Safety Ranking: Top 10 Most Dangerous & Safest Jobs in English]

2025年職業安全排行是規劃職涯與企業用人不可或缺的關注點。本文綜合BLS、OSHA等組織數據,比較全球10大高危與10大最安全職業(中英文),說明各自主要風險與安全優勢,並解析職場趨勢。科技改變帶來職安順位變化,高薪不等於高危,青年更看重職安與健康。 2025職業安全排行趨勢觀察 隨著AI導入、工業自動化升級以及全球 職場新趨勢 與環保意識興起,不同產業的職業安全排名產生明顯變動。 全球職業風險變化 根據相關統計,傳統高危產業如礦業、建築、交通運輸雖因科技發展部分風險略降,新興職業如外送員、數據維運工程師也因工作條件或精神壓力須警惕。此外,醫療、救援、軍警等服務型職業仍在高危榜前列。 2025年十大高危職業(High-Risk Occupations)英文排行 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BLS)、歐盟和亞洲數據,以下為2025年全球10大高風險職業排行,含中英文對照與重點解析: 排名 職業中文 英文名稱 主要風險因子 1 漁工/捕蟹人 Fishers and Crabbers 惡劣天氣、落海、長時工 2 建築工 Construction Workers 高空作業、重物墜落、機械傷害 3 煤礦工人 Coal Miners 瓦斯爆炸、坍塌、塵肺病 4 卡車/貨運司機 Truck Drivers 長途駕駛、交通事故、疲勞駕駛 5 警務人員 Police Officers 犯罪暴力、武器傷害、高壓力 6 消防員 Firefighters 高溫燃燒、坍塌、有毒氣體 7 外牆清潔工(蜘蛛人) Window Cleaners (High-rise) 高空墜落、繩索失誤、氣候影響 8 電工 Electricians 高壓電擊、火災、設備誤操作 9 醫療急救人員 Emergency Medical Technicians 急性壓力、傳染病、暴力攻擊 10 戰地記者 War Correspondents 戰火、爆炸物、意外槍擊 這些職業普遍面臨人身傷害、精神壓力或高死亡率。美國OSHA數據顯示,高危行業的死亡率遠高於平均值(每萬名工人5-30倍)。 高危職業TOP3公開解析 2025年十大最安全職業(Low-Risk Occupations)英文排行 哪些職業最安全?據BLS、Eurostat,以下職業長期名列安全榜,工安事故極低: 排名 職業中文 英文名稱 主要安全優勢 1 軟體工程師 Software Engineer 低肢體勞動、遠端彈性 2 辦公行政助理 Office Administrative Assistant 室內穩定、身體負荷小 3 會計師 Accountant 低體力、規律辦公 4…

暑期實習去哪找?英語系學生必避開的5大錯誤平台及推薦實用管道 [Where To Find Summer Internships? 5 Mistakes English Majors Must Avoid & Practical Resources]

暑期實習去哪找?英語系學生必避開的5大錯誤平台及推薦實用管道 [Where to Find Summer Internships? 5 Mistakes English Majors Must Avoid & Practical Resources]

英語系學生想在暑假找到精彩實習經驗,選對平台至關重要。 本文深入解析英語系學生暑期實習的現況需求,剖析必避開的五大錯誤實習平台,並推薦最實用的求職管道,協助學生聰明選擇。同時整理實習熱門領域、申請注意事項與心法、常見疑問解答,讓你輕鬆避開陷阱,強化實力,抓住夢想職涯的第一步! 英語系學生暑期實習現況與需求 語言優勢與職涯方向 英語系學生具有優秀的語言能力,在翻譯、國際業務、內容編輯、客戶服務及教育等領域尋找暑期實習機會。然而,企業招募趨向多元,實務經驗與專業技能需求提升,僅有語言力已不敷所需,因此平台與申請方式選擇成為關鍵。 企業對實習生的期望 多數企業期待英語系學生不僅展現語言力,更能具備簡報、溝通、專案管理等跨領域能力。此外,暑期實習往往作為正職徵才的第一階段,實習表現連動未來錄用。 延伸閱讀:實習 現況與重要性 必避開的5大錯誤實習平台 某些熱門實習平台資訊不透明,潛藏多重風險,且對英語系學生不夠友善。以下五大平台須特別警覺: 平台類型 問題描述 不建議原因 1. 低信賴度徵才網站 企業無驗證,假職缺詐騙頻傳 恐個資外洩、薪資受騙 2. 多層次傳銷平台 需自行拉人,無專業訓練 無法累計專業履歷 3. 代辦仲介網站 高額手續費,企業真實性低 權益難保障,易陷求職陷阱 4. 大型分類廣告網站 職缺未經審核 與職涯無關,常為兼差零工 5. 學生論壇「三手」職缺 來源不明、時效差 缺乏保障,解決紛爭困難 錯誤平台實例對照 平臺名稱/類型 常見陷阱 英語系易踩坑狀況 某分類廣告網站 內容雜亂無審核 誤將兼職家教誤認為實習 XYZ海外人力仲介 高額費用不保證錄用 無實習證明、權益無保障 直銷型職缺 薪資與人數掛勾 假學習,無實質經驗 專家提醒:實習經歷務必來源正統、履歷可列,遇提前收費或經驗證明不明資訊,務必拒絕! 推薦實用的暑期實習管道 選對管道,是英語系學生「暑期實習去哪找」的關鍵。以下為各管道概要: 求職平台(104、CakeResume、LinkedIn) 平台名稱 主打職缺 英文職缺 履歷功能 安全性 104人力銀行 跨國名企 有 多樣詳細 高 CakeResume 科技、內容、行銷 有 強調個人品牌 高 LinkedIn 跨國外商 很多 全球曝光 高 校園職涯中心 與企業簽約合作、保障最高,含媒合、訓練、法諮等優勢,最多見國合處、國際事務室等職缺。延伸閱讀:實習資源 管道總覽。 系友/人脈推薦 Facebook/社群專業實習社團 英語系學生實習熱門領域推薦 近年數據顯示,以下五大領域為暑期實習主力: 領域 常見實習職稱 語言應用占比 特點與適合對象 國際業務 業務助理、專員 高 英文簡報、溝通、資料查證力強者 媒體出版 編輯/翻譯助理、國際新聞 極高 文字組織、內容產出能力佳者 行銷公關…

青年首次就業建議:7個新鮮人常犯的英文履歷錯誤你必須避開 [Youth's First Job Advice: 7 Common English Resume Mistakes for Fresh Graduates]

青年首次就業建議:7個新鮮人常犯的英文履歷錯誤你必須避開 [Youth’s First Job Advice: 7 Common English Resume Mistakes for Fresh Graduates]

全球職場門檻持續提升,英文履歷已成青年敲開國際職涯的第一步。然而,多數新鮮人在履歷撰寫上仍容易犯下拼字、直譯、中式英文、格式不當等致命錯誤,導致面試機會流失。本文整理7大新鮮人常見失誤與專業修正建議,協助青年有效提升錄取率,強化自我品牌。文內也針對英文履歷動詞推薦、技巧總覽等內容,為首度求職的青年提供最具實戰力的指南。 英文履歷為什麼這麼重要? 全球化浪潮下,英文履歷已成為跨國求職或外商應徵的基本門票。許多企業甚至把英文履歷作為篩選履歷的第一步,不僅考驗求職者的語言能力,更象徵專業形象與國際觀。首次投入職場的年輕人,往往忽略英文履歷的撰寫細節,錯失進入理想企業的機會。 如欲避免更多履歷常見失誤,建議可參考 英文履歷 專業解析。 7大常見英文履歷錯誤 錯誤類型 人力資源常見描述 影響說明 1. 中式英文 用字直譯、語法錯誤讓外國閱卷人員難以理解 顯得不專業,溝通能力存疑 2. 拼字與文法錯誤 基本單字拼錯、時態混亂 被判斷粗心、細節度低 3. 一稿多投 套用同一份履歷投不同職缺,無針對性 內容無法貼合職缺需求 4. 缺乏主動動詞 過度使用 Responsible for,未展現主動性 無法突顯個人核心價值 5. 聚焦職務描述而非成就 列舉例行事務,沒有具體成就 失去在眾多履歷中的亮點 6. 格式與字體不專業 字型過於花俏、字體不統一,或字級過小/過大 閱讀不易,ATS掃描失敗 7. 個資揭露不當 提供不適合歐美職場的敏感訊息(宗教、婚姻狀況、照片等) 違反當地法律風俗,增加被排除風險 想打造完整職涯藍圖,也請參考 英文履歷 專家分析。 英文履歷新鮮人常見錯誤詳解 1. 中文直譯產生的中式英文 直譯易讓履歷失分。根據CakeResume等職場平台觀察,許多新鮮人習慣將中文直接翻成英文,不僅造成語法不通,也顯示對英文文法邏輯的生疏。例如:「I am very hard working person」、「Make company to earn more money」等句,外國HR易看出中式思維。 2. 拼字與文法錯誤未檢查 錯別字、文法錯誤,會立即被判出局。多數外商HR都以拼字與文法細節作為評分標準。 3. 一稿多投,忽略職缺差異 沒有量身訂做的履歷,很難通過初選。履歷必須針對應徵職缺調整,體現配適度。 新手對 HR 英文用法若有疑惑,可查閱 英文履歷 解析。 4. 缺乏主動、吸睛的動詞 過度被動語句顯得無亮點。建議用Led、Achieved、Managed等行動型動詞開頭,凸顯經歷。 常用行動型動詞範例 Led(帶領) Achieved(達成) Implemented(執行) Coordinated(協調) Developed(開發) Improved(提升) 5. 聚焦「做什麼」而不是「做成什麼」 只列舉事務,卻無法展現成果,如「Attended meetings」、「Updated files」。HR更重視可量化的貢獻。 實例對照表 不佳範例 優化範例 會議記錄 Attended group meet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