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未來最有前景的職業排行TOP10:2025年你絕不能錯過的英語職涯新選擇 [Top 10 Promising Careers In Taiwan: Unmissable English Career Choices For 2025]

台灣未來最有前景的職業排行TOP10:2025年你絕不能錯過的英語職涯新選擇 [Top 10 Promising Careers in Taiwan: Unmissable English Career Choices for 2025]

隨著科技與國際化浪潮席捲全台,職場結構正歷經重大變革。根據產業專業數據調查,AI、資安、綠能、國際商務與大數據等領域逐漸成為新興搶手職缺主力,而英語能力則被視為邁向高薪與國際舞台的關鍵。本文以新聞深度剖析,揭示台灣未來最有前景的職業排行TOP10及必備英語新選擇,協助你在2025年職涯市場掌握先機。 台灣未來最有前景的職業排行榜TOP10總覽 根據104人力銀行、《比薪水》、LinkedIn、經濟部產業趨勢調查及國際職涯網站等統合最新分析,台灣未來最有前景的職業排行TOP10如下: 排名 職業名稱 關鍵英語能力 需求特色與發展趨勢 1 AI/機器學習工程師 專業溝通、技術文件閱讀 數據、AI應用急速擴張,產業橫跨廣 2 資安工程師 國際規範、系統協作 數位經濟下企業資安需求暴增,全球搶才 3 再生能源工程師 國際合作簡報 能源轉型,淨零碳排,企業政府皆大舉投資 4 國際業務/英語業務 商務會談、合約談判、簡報 出口導向、國際供應鏈重組,英語能力不可或缺 5 資料科學家/資料分析師 報告撰寫、國際資料協作 各產業數據驅動決策,善於英語書寫更易進國際企業 6 雲端/系統架構師 技術文件、線上會議 雲計算進展,須與國外團隊協作維運 7 國際行銷與社群經營人員 社群經營、跨國品牌行銷文案 跨國企業品牌乘勢而起,掌握全球社群話題 8 跨國人力資源與職涯教練 雙語人才招募,面試英語 企業組織全球化,積極延攬海內外專才 9 醫療創新/臨床研究專員 醫學英文、期刊資料閱讀 新藥開發、國際認證流程需接觸大量英文資料 10 金融科技(FinTech)/理財顧問 專業報告、國際金融知識 數位銀行、加密貨幣崛起,需要英文對接國際系統及資訊 這些職業位居時代浪頭,英文能力已成進軍未來職場的基本入場券。 1. AI/機器學習工程師:人工智慧爆發力,引領職場新浪潮 需求分析與未來發展 AI工程師 連續數年穩坐台灣排名前段。無論半導體、智慧製造、醫療科技或金融,各領域都需求AI人才。104人力銀行顯示,AI職缺年增率突破50%,職場前景極為燦爛。 關鍵英語能力 常用職場英語技能舉例: 技能 英文關鍵詞 深度學習 Deep Learning 演算法 Algorithm 資料標註/數據處理 Data Annotation/Processing 國際競賽經驗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Knowhow 2. 資安工程師:雲端世代的數位守門員 資安人才需求持續飆升 伴隨企業大規模數位轉型、雲端用量成長,「 資安工程師 」成為當紅職缺。台灣科技廠、金融、政府都積極佈建資安。跨境合作頻繁,更強調英語資安規範的應用能力。 必備英文技能 英語已成資安職涯不可切割的一環。 3. 再生能源工程師:永續時代,邁向世界舞台 綠能轉型帶動新商機 全球2050淨零政策下,台灣積極布局太陽能、風電與生質能。「 再生能源工程師 」需與歐、日、美等跨國合作,英語簡報及技術文件溝通能力成為徵才重點。 重點任務 英語,已是綠能*軟實力*。 4. 國際業務/英語業務:出口無國界,溝通能力制勝 職場經典熱門、國際視野升級 隨區域經濟整合、國際供應鏈重組,國際業務需求迭創新高。104統計外銷職缺薪資、市場需求同步提升,成為英語人才良機。 必勝三關鍵…

AI不會取代的技能有哪些?2025職場新趨勢:(英語職涯必備)5項能力讓你在未來工作中保持競爭力 [The Skills AI Will Not Replace: 2025 Workplace Trends (Must Have Abilities For English Careers)]

AI不會取代的技能有哪些?2025職場新趨勢:(英語職涯必備)5項能力讓你在未來工作中保持競爭力 [The Skills AI Will Not Replace: 2025 Workplace Trends (Must-Have Abilities for English Careers)]

隨著AI飛速發展,2025年職場型態劇變,無數重複性工作逐漸消失,但5大不可取代的能力——複雜問題解決、批判思考與決策、溝通協作與領導力、創造力與靈活適應、情緒管理與同理心——仍舊高度被企業重視。同時,英語與跨文化軟實力已成國際競爭新門檻。唯有與AI協作、持續學習與數位素養與發揮人類獨有優勢,才能在未來職場立於不敗。 AI取代工作的現狀與挑戰 重複性工作大量減少 隨著深度學習、自動化軟體和機器人應用擴大,高重複性、例行化的工作職位首當其衝,包括資料輸入、基礎會計、客服、流程檢查、貨運物流等。根據2024年底CTgoodjobs等職場觀察與報導,多達60%辦公室基礎工作未來面臨「被AI取代」的風險。 AI最容易取代的職種類別 舉例 客服與基礎行政 線上回覆、預約登記、簡單查詢 資料處理與分析 資料輸入、初步報表、重複性統計 基礎翻譯 程式化文件、基礎英中互譯 例行產線工作 簡單組裝、例行運輸、機器維護 AI無法威脅的職涯本質 儘管技術日新月異,各國勞動部及人才專業機構均強調,AI雖能協助解決標準化工作,但對於需情感判斷、跨文化溝通、跨部門整合與創新解決問題的職能,仍相對無力。這些能力正是未來產業升級、人才價值鏈轉型的核心。你也可以參考 學生陷低薪困境?文組生如何避免被AI取代與低薪現象 瞭解更多低薪與AI間的關聯。 2025職場新趨勢:AI無法取代的5大關鍵技能 企業最重視的不可取代能力盤點 一、複雜問題解決能力(Complex Problem Solving) 面對不確定性與未知挑戰時,能整合多元資訊、推敲本質並提出創新解法的能力,是2025年最被看重的職場核心技能。即便AI能快速整理大量資訊,但「系統分析+跨域協作+靈活思考」的深度解決力仍屬於人類專屬。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2025未來人才關鍵技能榜,「複雜問題解決」高居前3名。 二、關鍵思維與決策力(Critical Thinking & Judgement) 批判性思考與人類價值判斷,是AI始終無法超越的能力。企業主管、策略規劃、產品經理等角色,需要面對模糊、變動的環境或道德兩難,考量風險、利益、關係人需求後,制定正確決策。 能力 人類強項 AI極限 情境洞察 同理心、社會脈絡、隱性訊息 無法真正理解利害關係人的微妙互動 整合決策 跨部門調和、長遠預判、道德抉擇 侷限於演算法和歷史資料 三、溝通協作與領導力(Communication & Leadership) 人際溝通、領導影響與團隊協作,無論語言、文化、情感交涉,都是AI極難取代的人才價值。 尤其當企業國際化、各部門需迅速溝通解難、推動專案進展時,橋梁角色不容自動化工具取代。2025年,於跨國職場,英語及多語跨文化溝通能力成為「AI不會取代的技能」關鍵之一。 四、創造力與靈活適應力(Creativity & Adaptability) 創新思維、從零構想新產品/服務,以及臨機應變、學習新知,是AI目前無法自主做到的。在新產業/新技術尚未有既定標準時,唯有具備探索、實驗與不怕失敗的「人」能帶領突破。數據顯示,世界500強企業2025年的人力策略,創意思維佔主要評分指標之一。 五、情緒管理與同理心(Emotional Intelligence & Empathy) 服務業、醫療、教育及高階管理領域,皆極度重視情緒理解與關懷能量。AI只能模擬語氣或回覆熱情,卻難以真正感受到人心、即時調節團隊氛圍或危機下的支持。 英語職涯必備:未來競爭力的語言與跨文化軟實力 英語溝通能力與國際連結 不論在科技、金融、商務、行銷、工程等領域,英語作為科學和國際交流主流,成為進入全球市場的一大門檻。有專家強調,「英語+本行業專業」成為AI時代下職涯發展的黃金組合。 英語場景 主要能力 為何AI難以取代 協商/談判 說服力、分寸拿捏、應對進退 涉及文化細節,人情事故 跨部門簡報 信息摘要、邏輯推理、臨場Q&A應變 臨場反應、人類溫度 跨國專案協作 文化理解、遠距帶領 無法處理微妙溝通語境差異 新職場需求:持續學習與數位素養成為常態 數位素養與AI搭配力 並非只有「懂寫程式」才叫AI時代競爭力,「會選擇正確AI工具、懂得自我增能,AI成為助手而非威脅」的數位素養,將是大多數專業人士的生存法則。商業分析、行銷、設計、教育等產業,若能結合AI,提升效率,但最終的「決策與方向把關」還需人類專業參與。 持續學習與知識管理 AI時代的知識日新月異,「終身學習」(Lifelong Learning) 與個人知識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成為職場必備。2025年起,不同世代、跨領域都需建立個人知識庫,系統整合、分享與更新。 綜合分析:五大能力對照未來職場趨勢 請參考下列表格,快速彙整AI不會取代的技能有哪些?2025職場新趨勢的五大核心能力、重要產業與典型職位: 不可取代能力 產業類型 典型職位 複雜問題解決/決策力 科研、金融、顧問 研發主管、策略分析、產品經理 溝通、領導與跨文化協作 商務、行銷、跨國企業 專案經理、跨國業務、部門主管 創造力、靈活適應 設計、媒體、創新科技 UX設計師、內容企劃、新創創辦人 情緒管理與同理心…

高中畢業選擇多?五專、四技、學測差在哪:2025年升學管道懶人包與英文備考重點 [High School Graduate Pathways: Vocation School, Technical University & University Entrance Exams Explained – 2025 Guide & English Prep Tips]

高中畢業選擇多?五專、四技、學測差在哪:2025年升學管道懶人包與英文備考重點 [High School Graduate Pathways: Vocation School, Technical University & University Entrance Exams Explained – 2025 Guide & English Prep Tips]

2025年升學季將至,迎來重大抉擇期。本文詳細剖析學測、四技、五專三大升學路線差異、流程與學科(特別是英文備考要點),讓高中生與家長充分掌握各類型升學管道,輕鬆規劃最適合自己的人生進路。 2025年高中畢業生升學主要管道解讀 高中畢業生面臨升學時,有學測申請大學、四技二專招生,以及五專進修或插班三種主要道路。這些升學路徑在學制、課程與競爭上皆各有不同。面對選擇,務必依照自身專長與規劃清楚分析。 學測/指考與大學升學 學測(學科能力測驗)是主流升學方式,包含國文、英文、數學、社會、自然等科目。分別對應「繁星推薦」、「申請入學」、「考試分發」三大升學管道。 升學途徑 條件 主要優點 適合對象 繁星推薦 校內排名+學測成績 資源平均、升學穩定 校內成績前段 申請入學 學測成績+備審+口試 可依興趣挑校系,多元發展 有特殊發展學生 考試分發 學測成績 分數主導,公平性高 衝刺型考生 特點強調: 學測分數和英文實力(參閱 教育階級化現象與社會影響:為何你的英文學習受限於家庭背景 ) 是升學關鍵。 四技二專:技術導向與產學接軌 以「統一入學測驗」為主,考科與高中學測不同,有技優保送、甄選、申請及分發等路徑,重視技能與產業連結。 五專:提前專業訓練 五專(五年制專科)國中可直升,高中/高職生可插班進高年級,專業技能導向,為職場和升學鋪路。 高中畢業選擇多?五專、四技、學測差在哪 完整比較表 路線 學制 升學方式 修業年限 畢業學歷 主打特色 適合對象 學測升大 普通大學 學測/指考 4年 學士 理論、通識為主,彈性高 學科能力佳、有升學企圖 四技二專 技術學院/專科 統測/甄選 2年/4年 副學士/學士 實用技能,產業接軌 技能導向、欲快速就業 五專 專科 免試/考試/插班 5年 副學士 專業訓練+實習 明確職涯志向、技能強調 重點: 根據個人目標選擇。詳見 高中放棄申請有哪些風險?5個絕對不能忽略的注意事項 。 2025年升學管道流程與時程懶人包 主要升學流程與時程對照表 月份 升學管道 重點事項 1-2月 學測、五專統一入學 報名、備考學測及專科考試 3-4月 四技統測、技能證照 技職甄選、證照檢定 5-7月 申請入學、加分比序 繳交學習歷程、備審、參加面試 8月後 五專插班、轉學考 補考申請、二技技優保送申辦 建議: 提前準備各項憑證文件,分階段掌控升學時程,有效降低臨時壓力。更多關於升學流程實務,亦可參考 代理教師荒如何影響英語教學?家長與學校絕不能忽視的3大隱憂 。 英文備考重點:三大路線考題趨勢與建議 學測英文 四技統測英文 五專/統一入學英文 路線…

中區五專免試入學流程一次看懂:5個常見錯誤別再犯!(含申請英文必備句型教學) [Central Taiwan 5 Year Junior College Direct Admission Explained: 5 Common Mistakes To Avoid! (Including Essential English Phrases For Application)]

中區五專免試入學流程一次看懂:5個常見錯誤別再犯!(含申請英文必備句型教學) [Central Taiwan 5-Year Junior College Direct Admission Explained: 5 Common Mistakes to Avoid! (Including Essential English Phrases for Application)]

中區五專免試入學流程每年吸引大量國中學生參與,掌握精確時程、報名文件以及常見錯誤,是順利進入理想專科學校的關鍵。本文全方位解析包含申請要點、錯誤示警、英文申請信教學,並附詳細時程與文件清單—家長、考生一次上手,讓升學路徑不迷航! 2025中區五專免試入學全流程總整理 五專免試入學基本資訊 中區五專免試入學區域與適用對象 中區五專聯合免試入學是台灣五專招生規模極大的升學制度,涵蓋苗栗縣、台中市、南投縣、雲林縣等地,設有多所專科學校。 報名條件: 不限國中畢業地點,只要選填一所該區招生學校即可申請,每人限報名一校。 招生流程大事記 根據最新114學年度簡章(2025申請),重要時程如下表: 項目 日期 備註 簡章發售/下載 1月15日(起) 每區招生委員會網站可下載 報名(網路/通訊/集體/現場) 6月19日10:00~6月26日15:00 應屆畢業生多以學校集體辦理 各校寄發現場登記通知單 7月4日 簽到分發名單於此時公告 現場登記分發及報到 7月9日 錄取名單分發,需到校現場登記 放棄錄取截止日 7月14日12:00前 未放棄者逾時則視同確定錄取 提醒:每區只可報名一所學校,勿重複申請。 中區五專免試入學流程五大步 一、挑選志願學校及了解比序項目 下表為主要比序項目與常見權重分布示意: 比序項目 佔分比 備註說明 國中教育會考 最高~50% 各校自訂 多元表現 20~30% 包含競賽、志工、社團、服務學習等 技藝優良/獲獎 5~15% 各類證照、技藝競賽等 弱勢身份 法定家戶特別加分 低收、中低收、原住民等 招生校自訂項目 視校系設定 如面談/特別表現等 二、填寫報名表與備齊文件 三、繳交報名表件(含郵寄/網路傳輸/現場) 四、比序計分與現場分發結果公告 五、至現場完成登記及確認錄取 延伸閱讀: 五專聯合免試入學機會|114學年度五年全免學費懶人包 中區五專免試入學五大常見錯誤(最新提醒) 錯誤一:重複跨區多重申請 錯誤二:未正確上傳或備妥證明文件 錯誤三:誤讀志願排序與科組選填 錯誤四:不出席現場登記分發 錯誤五:英文信件或申請表誤用模板 中區五專免試申請英文信件必備句型【中英對照應用】 在報名網路備審、獎學金、特殊身份申請時,英文自述信或備審資料 (Personal Statement) 的寫作非常重要。以下提供幾組最常見且好用句型: 中文應用情境 英文句型 句型適用範例 開頭自我介紹 My name is ___. I am graduating from ____ Junior High School. My name is Han Lin. I am graduating…

免試入學怎麼申請?114學年度懶人包:5步驟搞懂申請流程與英文面試技巧 [How To Apply For Non Entrance Exam Admission? 114 Academic Year Guide: 5 Steps To Master The Application Process And English Interview Skills]

免試入學怎麼申請?114學年度懶人包:5步驟搞懂申請流程與英文面試技巧 [How to Apply for Non-Entrance Exam Admission? 114 Academic Year Guide: 5 Steps to Master the Application Process and English Interview Skills]

本篇懶人包針對114學年度高中職免試入學申請流程全攻略,特別整理五大步驟:資格確認、資料準備、網路志願選填、英文面試技巧與分發註冊,同時針對英文面試提供高分要領及各地區重點加分政策。提早規劃,掌握自信表現,輕鬆跨越升學門檻! 什麼是免試入學?114學年度制度與名額分配 免試入學簡介 免試入學是台灣高中職升學主要管道之一,針對國中畢業生,依在校成績、操行、出缺席紀錄與多元學習表現等進行分配,無須經過筆試即可入學。自2014年全面實施後,官方每年度針對招生規則都有細微調整,114學年度同樣採用現行「全國免試入學」制。 名額分配與招生區域 各高中職每年公告免試名額百分比,大多學校以七成以上資源分配。各地依「就近入學」為主,特殊才能、原住民等有保留名額。 地區 免試入學名額比例 備取名額 備註 台北市 75% 5% 梅花座區分 新北市 80% 7% 各區學校彈性配置 桃園市 78% 6% 原住民保障額外名額 台中市 85% 5% 含特色招生 高雄市 83% 7% 依招生簡章為準 申請流程五大步驟剖析 步驟一:確認資格及時程 內容 日程(範例) 備註 簡章公告 2024.03 各區自訂發布 報名平台開放 2024.05.10 開放一週 志願選填截止 2024.05.17 須統一時限 成績審核、查詢 2024.06.05 線上確認登記 錄取與分發查詢 2024.06.27 官網公布結果 報到註冊 2024.07.02 依學校規定辦理 步驟二:準備相關資料與證明 所有資料電子化上傳,紙本保留查驗用。 若想瞭解更多常見錯誤與詳細問答,可參考 國中免試入學英文常見問題總整理:5大錯誤你必須避免 。 步驟三:網路平台志願選填 步驟四:參與英文面試(如適用) 部分語文類、雙語班、國際學校仍規定英文面試。英文面試逐漸成為頂尖學校選才指標。 面試類型 常見題目 評分重點 自我介紹 用英文簡介自己、家庭 發音、流暢度、內容 即時問答 興趣/夢想 臨場反應、邏輯 生活應用 如何分配課餘時間 答題完整、表達力 學習經驗 與同學相處經驗 誠懇、具體、有親和力 針對更多會考與落點分發重點分析,可延伸閱讀 會考放榜分析:家長與學生2025不得不注意的5大落點陷阱 。 英文面試技巧懶人包 如何展現自信英語口說 英文面試高分關鍵清單 常見面試題型範例 欲瞭解不同申請類型與辦法可參考 申請入學方式有哪些?2025英文教學相關科系 …。 114學年度區域申請重點整理(依地區特色) 地區 加分項目 英文面試政策…

THE世界大學排名最新出爐:台灣上榜學校整理(2025年榜單與英文學習資源一次看) [THE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Released: Taiwan Featured Universities 2025 & English Learning Resources]

THE世界大學排名最新出爐:台灣上榜學校整理(2025年榜單與英文學習資源一次看) [THE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Released: Taiwan Featured Universities 2025 & English Learning Resources]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HE)於2024年6月公布2025年世界大學排名,台灣超過35所高等學府登榜,國立台灣大學穩居全球前200、各領域學校實力大幅提升。 本文完整盤點台灣入榜大學、分析排名指標,並精選申請留學、提升英文能力的資源與建議,助你用國際視野規劃未來! 台灣學校2025年THE世界大學排名一覽 台灣入榜高等學府總覽 2025年THE世界大學排名再度有多間國立及私立台灣大學名列其中,反映學術表現與國際能見度持續提升。國立台灣大學穩坐台灣第一,中國醫藥大學、國立成功大學、陽明交通大學等校皆表現出色。 排名區間 學校名稱 全國排序 亞洲區排名 亮點/備註 172 國立台灣大學 1 27 台灣唯一進入前200 301–350 中國醫藥大學 2   醫學表現卓越 401–500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 3=   技職第一、四項指標大幅提升 401–500 亞洲大學 3=   私校表現持續進步 401–500 國立清華大學 3=   理工優勢出色 401–500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3=   生醫與工程雙強 401–500 臺北醫學大學 3=   臺醫進步明顯 *註:3= 表示多校並列全國第三位。 其他如國立成功大學(501–600)、國立中山大學(501–600)、國立中央大學(601–800)、東海大學(801–1000)、淡江大學等,台灣有超過35校入榜,展現高教實力。相關國際排名說明可參見 QS大學排名。 2025年THE世界大學排名主要指標 本次排名評估五大重點: 近年台灣科技大學在產業連結、研究品質、教學等指標進步明顯,國際展望僅次於國立台灣大學,高教全球競爭力逐步增強。台灣各校具體分數與分項表現,請參考 台灣大學排名2025揭曉。 台灣上榜學校亮點分析 台灣高教國際化成果 國立台灣大學(NTU)再度蟬聯台灣第一,高居全球第172名,亦為唯一進入全球前200的頂尖學校,論文產出、國際合作、學術聲望皆居於頂尖行列。 技職與私校的崛起 台灣科技大學鞏固技職龍頭並列全國第三,在產業應用、研究和教學三方面皆現突破。亞洲大學則展現了私校持續進化的潛力。 醫學領域突出 中國醫藥大學、臺北醫學大學醫學實力名揚國際,本屆榜單中國醫藥大學躍升全台第二。 上榜大學重點彙整如下: 排名區間 台灣上榜學校 類型 172 國立台灣大學 國立綜合大學 301–350 中國醫藥大學 私立醫學校 401–500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亞洲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台北醫學大學 技職/綜合/私立/國立 501–600 國立成功大學、中原大學 綜合/私立 601–800 國立中央大學、國立中興大學、彰化師大等 綜合/師範 801–1000 東海大學、淡江大學 私立 更多誤選學校、深度資訊可參閱 避免誤選學校。 台灣學生留學申請必看:THE排名與英文學習資源一次整合 THE國際排名如何幫助選校 國際排名成為台灣學生選校與評估海外學習的重要依據,建議除總排名外,亦參考學科排名、學術聲望、校園資源等多元面向。 重點英文學習資源推薦 資源/平台 適用族群…

不賺錢的科系有哪些?過來人揭開真相:你該避開的5大學系(英文學習網站深度解析) [Which University Majors Don’t Make Money? Insiders Reveal The Truth: 5 Majors To Avoid (In Depth Analysis By English Learning Sites)]

不賺錢的科系有哪些?過來人揭開真相:你該避開的5大學系(英文學習網站深度解析) [Which University Majors Don’t Make Money? Insiders Reveal the Truth: 5 Majors to Avoid (In-depth Analysis by English Learning Sites)]

不賺錢的科系有哪些?過來人揭開真相經常成為考生選系的重要話題。近年來,學用落差、薪水低、畢業即失業的情形屢見不鮮,選對學群直接影響職涯發展與收入。本篇將以數據揭示五大應避開的「低薪學系」,同時解析英文學習網站及業界趨勢給出的未來規劃建議。 選錯科系,畢業即失業成現實 勞動市場所需 vs 學科發展失衡 近年台灣多所大專學群出現顯著的學用落差。根據104人力銀行2024年「大學科系薪資調查」,資訊、工程、醫藥領域畢業生成為起薪高的代表,人文、藝術、設計、社會服務、部分傳播與語文類學系則長年處於起薪低點。失業率最高科系的調查中,也可見這種現象,導致許多畢業生「待業」或「轉行」現象明顯。 最新各學群薪資數據 學群 學士起薪(元) 典型就業困境 藝術 28K-30K 工時長、案子不穩定 文史哲 29K-32K 缺乏專業產業需求 語文 29K-31K 高度競爭、外包搶飯碗 新聞傳播 30K-32K 業界萎縮、低起薪 社會服務 30K-32K 規模小、晉升困難 資料來源:104人力銀行、勞動部2024年調查 你該避開的主流「低薪」學群 藝術設計群:美夢與現實之落差 藝術設計群(美術、音樂、戲劇、設計等)雖是許多人圓夢的領域,卻受限高教擴張,人才供過於求。多半需靠兼職、接案維生,收入浮動且缺乏保障。經驗分享:「我大學讀設計,畢業後長期接案,最大困難是收入不穩,沒法有長期規劃。」 語文學群:專業門檻下降,外包激戰 語文系所(含外語、國文、日文、德法等)畢業,再加上自動翻譯普及及外包潮流,起薪常見30K左右,多數職位僅需基本語言能力。英文系類畢業薪資低,除了雙主修外,也建議培養行銷、資訊概念才易增加競爭力。 科系 起薪(全職) 英文網站建議職涯方向 英語語文 30K 雙主修商管/資訊 日/德/法文系 29-32K 進修二專長 國文中文系 28-31K 出路窄 新聞傳播群:招牌黯淡,正職稀缺 新聞傳播系(大傳、新聞、廣電、資傳、廣告等)受到數位衝擊,傳統媒體萎縮,記者、編輯正職不易求,薪資落在30-32K。多數新鮮人僅能斜槓經營自媒體。過來人:「廣電畢,進電視台存不到錢,最後改行做助理才穩定。」文組出路不只教職!更多熱門職業可供參考。 人文社會學群:產業吸納有限,晉升天花板明顯 社工、社會學、心理、教育學群,起薪不高(30-33K),晉升困難,非營利與補教為多數出口。除非攻讀研究所或考證照,否則難獲高薪。 學群 起薪 典型職涯 升遷 社工/社會 30-32K 機構人員 晉升困難 心理學群 30-33K 助理/行政 碩士/證照突破 教育 28-32K 補教/非正職教師 公職教師穩定 文史哲學群:升學導向,產業需求微薄 中文、歷史、哲學學群重學術,產業結構缺乏對應職缺,多建議攻讀公職或碩博學歷。過來人建議:「若熱愛相關領域,務必規劃考公職或升研,否則容易就業困難。」 畢業只能「斜槓」?英文網站深度解析未來出路 雙主修、跨域課程成救贖 各大英文學習網站如Indeed、LinkedIn指出,職場需求趨向複合型人才,單一專業無法滿足職場競爭。修第二專長、雙主修、跨領域課程——如語文+行銷、藝術+商管——能大幅提升職涯發展,讓語文或藝術背景跳出低薪困局。 專業組合 出路 薪資提升幅度 語文+資訊 國際業務、資訊助理 +20~40% 藝術+商管 廣告、行銷、設計 +10~30% 社會/心理+公衛/醫管 社區健康推廣 +10~25% 英檢證照及海外交流增加職場籌碼 國際平台建議,英檢(托福、雅思、多益)、中日德語檢定,以及海外交流有助於脫離本地低薪結構,進入外商或國際組織。台灣本科語文畢業起薪約30K,配合證照可提升到35-40K。 個人品牌與自媒體經營非萬靈丹 即使各平台常推自媒體創業,但成功機率低、風險高,多數人仍需本職維生,副業自媒體僅當加分項。 不是所有「興趣」都能當飯吃:家長、學生選系必看表 人力銀行及教育部資料顯示,下列表中五學群為就業壓力與低薪最嚴重的代表: 學群 學士薪資(元) 推薦規劃 藝術人文…

大學生學費多少?各類科系費用總整理(2025最新英文科系學費一覽) [University Tuition Fees In Taiwan 2025: A Complete Comparison Of All Majors And Latest English Program Costs]

大學生學費多少?各類科系費用總整理(2025最新英文科系學費一覽) [University Tuition Fees in Taiwan 2025: A Complete Comparison of All Majors and Latest English Program Costs]

面對2025新學年度,許多家庭與學生最在乎的莫過於:大學生學費多少?各類科系費用總整理。本文特別針對最新台灣大學學費趨勢分析,詳細列舉公私立學校與熱門科系(含英文學系學費),解析不同學群、學費計算方式與隱藏開銷,協助考生智選校系、精準規劃預算。內容涵蓋學費表格說明、雜費明細,並提供英文系費用最新行情比較,給想報考與轉學的你最實用的參考指引。 2025年大學學費現況總覽 公立大學學費標準 根據教育部2025年度公告,公立大學的學費結構相對穩定,近年僅做微幅調整。以下以學士班為例,列出台灣主要公立大學的學費概覽: 科系類別 每學期學費(新台幣) 雜費(新台幣) 總計(每學期) 文學、法學、管理 13,500 7,000 20,500 理學、工學、農學 14,400 6,500 20,900 醫學相關 19,600 8,100 27,700 重點說明:公立大學最普遍的學費落在每學期約20,000元上下,醫學類系所學雜費則高出一截。更多詳細說明可參考 英文系相關文章。 私立大學學費標準 私立大學學費普遍較公立高出許多,且不同校系差距也更明顯。2025年最新資料顯示: 科系類別 每學期學費(新台幣) 雜費(新台幣) 總計(每學期) 文學、法學、管理 32,000 9,000 41,000 理學、工學、農學 36,500 8,200 44,700 醫學相關 48,000 11,000 59,000 藝術與設計類 35,000 12,000 47,000 私立大學醫學院學費,每學期約六萬元,整體而言藝術設計、理工醫學類學費都明顯高於文學院。 各類科系學費費用總整理 人文、社會、管理學群 這類科系以學費負擔較輕為特色,即使是私校,學雜費一年約在8~9萬元內。管理學院因實作課程稍高,仍屬可接受範圍。 校別 每年學費(新台幣) 公立大學 約41,000 私立大學 約82,000 理工農醫學群 理工醫農相關系所,學雜費相對高昂。設備與實驗器材費用是推升學費主因。 校別 每年學費(新台幣) 公立大學 約41,800-55,400 私立大學 約89,400-118,000 醫學、牙醫學費最高,不少私立醫學院一年學費就已突破12萬元。更多 英文學習差異解析。 藝術與設計學群 藝術和設計學群因材料與場地、專業軟硬體投入,學費和雜費普遍較高。 校別 每年學費(新台幣) 公立大學 約44,000-55,000 私立大學 約94,000-120,000 英文科系學費一覽(2025最新) 英文系、英語學系屬於人文社會領域,無論公立或私立,仍然維持較低收費。 校別 每年學費(新台幣) 特色說明 公立大學 約41,000 多數為本地學生,特色課程與語言檢定費另計 私立大學 約82,000 活動費、語言檢定及海外見習活動須額外考慮 部分頂尖私校設有全英語授課課程(EMI),因課程規劃多元,學費偶有調高。 關於大學值不值得念與如何選校,建議補充閱讀 大學值得念嗎。 影響學費的其他因素 學分學雜費分開計費 部分學校採「學分費與學費分開計收」—通常修課超過固定學分數需加收學分費,特別是二專、四技體系。 雜費、學生會費、設備使用費等…

台灣私立大學國際排名揭曉!靜宜、逢甲上榜:英文學習者該選哪一所? [Taiwan Private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 Rankings Announced! Providence And Feng Chia Among The Top: Which Should English Learners Choose?]

台灣私立大學國際排名揭曉!靜宜、逢甲上榜:英文學習者該選哪一所? [Taiwan Private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 Rankings Announced! Providence and Feng Chia Among the Top: Which Should English Learners Choose?]

台灣私立大學國際排名公開,靜宜大學與逢甲大學憑藉國際交流、語言學習資源榮登榜單。 本文針對英文學習者,深入比較兩校國際化策略、英語課程比例、校園語言環境與重要支援資源,並提供選校考量的實用建議。協助未來學子審慎評估升學路徑,提升國際競爭力。 台灣私立大學國際排名概況 國際化腳步加快,私立大學成績亮眼 近年來台灣私校積極推動國際交流、設立雙語學程與海外實習計畫,在QS世界大學排名、《遠見》雜誌「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教育部高教深耕計劃等多項指標下,有多家私立大學展現出色表現。特別是 靜宜 、 逢甲 等中部指標性大學,更在國際交流與英語學習資源方面排名前列。 2024年度台灣主要私立大學國際排名一覽 以下彙整《QS世界大學排名(Asia 2024)》《遠見雜誌2025台灣最佳大學排名》以及校園國際化相關公開數據,整理出國際表現最突出之台灣私立大學: 學校名稱 2024 QS亞洲排名 國際學生比例 英語及雙語課程比率 主要國際交流亮點 靜宜大學 701+ 12% 逾32% 私校國際化合作第一、推廣雙語 逢甲大學 551-600 10% 約28% Erasmus+、境外姊妹校 淡江大學 581-590 12% 30% 國際學院知名 輔仁大學 631-640 8% 25% 國際暨兩岸交流密切 東海大學 701+ 7% 19% 多語系培訓 註:以上資料綜合自QS、遠見雜誌、各校官方統計數據。 靜宜、逢甲等校國際化優勢分析 靜宜大學—國際合作與語言學習資源旗艦 靜宜大學,2024年全台私校「國際化合作機會數」排名第一,共計2451件國際合作專案。學校擁有超過400所海外姐妹校,積極推動國際交換與實習計畫。設有知名外語學院,開設多項雙語及全英課程,並鼓勵參與國際認證考試如IELTS、TOEIC等。 靜宜專為英文學習者設計的支持措施: 項目 特色說明 英語授課課程比例 超過三分之一採英語教學 國企與國際學士班 全英語修課,外國教師比例高 國際學生人數 超過40國學生,多元環境 語言檢定輔導 全年雅思、托福、TOEIC輔導 國際實習 外派企業實習、地產學合作 逢甲大學—產學接軌、全球視野塑造國際競爭力 逢甲大學以產學合作、跨領域及國際化聞名。與世界各地逾百所院校締結姐妹校協議,每年約250名學生出國交換,並吸引海外學子來台。全英學位學程擴展,提升全球移動能力。 逢甲針對英文學習者的資源配置: 項目 內容摘要 雙語課程 工商管理、資訊工程等有全英學分學程 英語環境 多國籍生互動、語言交換社團活躍 實習機會 外商、美企及跨國企業合作豐富 海外交流 歐亞美洲姊妹校交換機會多 英語檢定 提供免費TOEIC、雅思輔導資源 了解更多逢甲學習英文資源,參見 逢甲大學學生英文學習提升方案 。 台灣私立大學國際排名揭曉!靜宜、逢甲上榜 — 英文學習者選校指標 選校五大參考重點 台灣私立大學國際化資源綜合比較表 評比項目 靜宜大學 逢甲大學 國際交流合作數 全台私校第一(2451件合作) 歐美、亞交流頻率領先 外語系所多元性…

後悔讀這些系?大學生票選最沒用的學科TOP7|你也在榜上嗎?實用英文科系推薦 [Regrets After Graduation? Top 7 Most Useless Majors Voted By College Students & Practical English Program Suggestions]

後悔讀這些系?大學生票選最沒用的學科TOP7|你也在榜上嗎?實用英文科系推薦 [Regrets After Graduation? Top 7 Most Useless Majors Voted by College Students & Practical English Program Suggestions]

面對快速變動的產業環境,許多學生畢業後才發現所選學科或許難以銜接職場、多數學科後悔聲浪不斷。本篇彙整台灣及國外近期票選為最沒用、最令人後悔的TOP7大學學科,並分析後悔原因、薪資現實、就業困境。最後推薦實用英文及跨域相關科系,協助你做出更有未來保障的選擇! 大學生票選最沒用的學科TOP7 隨著社會升學觀念和產業結構快速改變,愈來愈多大學生在論壇討論「最後悔選哪個科系?」根據1111人力銀行、104職業大數據、Dcard及各大學生論壇調查結果,綜整出以下榜單: TOP7榜單一覽表 排名 學科名稱 主要後悔原因 平均起薪(約略) 1 哲學系 出路侷限、實作機會低 26K-34K 2 歷史系 市場需求低、就業面窄 26K-32K 3 東亞語文/中國文學系 就業方向侷限、競爭激烈 26K-34K 4 社會學系 就業不穩、產業連結弱 27K-38K 5 教育學系 教師名額有限、教檢壓力大 27K-37K 6 音樂/美術相關系 工作需求少、薪資普遍不高 25K-40K 7 資訊傳播/新聞系 行業變動快、競爭高 28K-39K 資料來源:1111人力銀行、104職業大數據、Dcard調查及各大學生論壇(2023-2024年) 學生最常後悔讀的學科解析 哲學系——「充滿理想卻最難找工作的學科」 哲學系幾乎年年高居「後悔讀這些系」榜首。雖然培養邏輯推理、批判思考、道德判斷等軟實力,但擁有明確職場需求的工作寥寥可數。多數畢業生需跨領域再訓練,例如教職、媒體、法律、企管等,競爭激烈。 歷史系——學術型人材飽和,畢業即迷惘 歷史系畢業生多半認為出路狹隘。工作侷限於教職、公職、博物館類,對產業鏈結藤接少,造成畢業即迷惘。 東亞語文/中國文學系——中文競爭紅海 「中文太多人學」幾乎是東亞語文類最大難處。學習內容多元但缺少實務與商業應用,多為公職、補教競爭激烈。 社會學系——想改變社會,但難被社會需要 社會學強調觀察與批判社會現象,但企業鮮有直接需求。有志NGO、教育等,但仍需搭配第二專長(如數據分析、行銷等)才具優勢。 教育學系——師資飽和下的焦慮 教育學系過去為鐵飯碗首選,現卻名額縮減、教檢壓力大。競爭極高,私立學校待遇也難如預期。 音樂/美術相關系——夢想與現實落差大 除非才能出眾或家境支持,否則音樂與美術相關出路狹隘,多坦承興趣難轉職場收入。 資訊傳播/新聞系——媒體崩壞時代的危機 媒體業工時長、薪資低,加上網路自媒體崛起,行業競爭更加激烈。若有進一步興趣,請參考 教育部公告查詢教學 這篇相關內容。 台灣與國際比較:「後悔讀這些系」現象普及 國外學科也有類似困境 根據美國Georgetown University與英國BBC新聞調查,哲學、歷史、英文文學、戲劇、藝術等人文/社會學科皆被認為就業轉換率低,薪資成長緩慢,與台灣現象類似。 常見後悔理由 類型 討論重點 就業機會稀少 行業需求小或快速被自動化取代 學用落差大 課程所學難轉為實際技能 薪資偏低 起薪普遍最低,調薪幅度小 行業名聲低 社會觀感普遍「冷門」 逐步外移 市場飽和,需出國進修或轉職 面對「最沒用科系」該怎麼辦?專家建議 多元學習、跨域整合 實用英文科系推薦 英文能力普遍被認為是全球流動度最高、就業彈性最強的技能之一。推薦下列英語相關科系: 科系名稱 主要課程內容 就業方向 英美語文學系 英文聽說讀寫、文學、溝通 教學、外語教學、跨國企業、翻譯 應用外語系 商務英文、翻譯、口譯 跨境電商、貿易、觀光 國際企業管理學系 國際貿易、行銷、經濟 外商公司、採購、海外業務 英語傳播/新聞系 雙語新聞、媒體、跨文化寫作 國際新聞、公關、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