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這樣的創新課程設計,東海大學正逐步改進英語教育的方式,為學生打下堅實的語言基礎,並為他們未來的國際交流與職業發展鋪平道路。
1. 課程背景與需求
在當前的全球化浪潮中,英語已成為國際交流的重要工具。然而,許多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面臨著各種挑戰,尤其在語法及口說能力方面的不足不僅影響了他們的學術表現,也限制了未來的職業發展。針對這一現象,東海大學推出了一系列創新課程,旨在透過趣味性和實用性並重的教學方式,來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特別是在文法以及口說能力上。
項目 | 詳情 |
---|---|
課程名稱 | 笑話聽讀講輕鬆學英文 |
課程類型 | 線上課程,涵蓋多媒體教學 |
教學目標 | 提升中低成就學生的文法及口說能力 |
教學方法 | 使用幽默的素材進行文法教學 |
2. 課程設計與創新教學策略
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果,這門課程採用了多種創新教學策略。首先,透過幽默的英文笑話,讓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中學習文法概念。學期內,這些笑話被分為不同的單元,每一單元專注於一至兩個特定的文法點,如時態、子句及假設語氣等。此外,使用線上教學平台(如iLearn),將教材分為數十個微課程,並搭配互動式測驗,增進學生的學習興趣並加強記憶效果。學生每週需觀賞指定的課程並完成小測驗,這樣的安排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還能讓老師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困難。
教學策略 | 說明 |
---|---|
善用線上平台 | 使用iLearn進行課程互動 |
趣味教材 | 通過英文笑話引入並反覆練習文法概念 |
統計與反饋 | 課後通過測驗數據進行學習成效分析 |
3. 課程執行中的挑戰與調整
儘管新課程設計初衷良好,但在執行中仍然遭遇一些挑戰。首先,由於學生的英語程度不一,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不同需求進行即時調整。部分學生對語法知識的掌握顯得特別薄弱,使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投入更多精力進行輔導。為了應對這一挑戰,課程進一步強化了個別指導的環節。教師在每節課中隨機選取學生進行即時的口語表達練習,並根據他們的表現即時給予反饋。在課堂上,教師設置了一些互動活動,比如讓學生分享聽懂或記住的笑話,這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參與感,還加強了他們的口語能力。
課堂進行挑戰 | 應對策略 |
---|---|
學生基礎差異 | 強調個別指導和隨機口語練習 |
學生參與度不足 | 增設互動活動,提升課堂氛圍 |
4. 學習成果與成效評估
課程結束後,進行了一系列的效果評估,結果顯示出顯著的正向差異。通過比較前後測成績,不同程度學生的表現均有提升,例如在文法掌握程度和口語表達的自信心上均有所增強。根據課後的反饋調查,大部分學生表示這種以幽默和互動為基礎的學習方式大大提升了他們對英語的興趣。
評估維度 | 前測平均分 | 後測平均分 | 提升幅度 |
---|---|---|---|
文法知識 | 42.17 | 63.61 | 21.44 |
口語能力 | 64.81 | 87.16 | 22.35 |
學習興趣評價 | 3.5/5 | 4.8/5 | 1.3/5 |
5. 未來展望及持續改進
基於課程的成功實施與良好反饋,東海大學計劃繼續擴展這一創新課程的影響力。未來,將增加更多元化的教學內容和素材,並考慮引入更多的文化背景資料,以提高學生的跨文化理解。同時,將進一步利用數據分析來調整授課策略,以確保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此課程的成功不僅在於增強了學生的語言技能,更關鍵的是重燃了他們對英文的學習熱情。透過不斷的實驗與創新,東海大學希望在未來能夠為更多學生提供高效和富有趣味的學習環境。
未來計劃 | 內容 |
---|---|
教學內容多元化 | 引入文化背景資料 |
數據分析應用 | 調整授課策略以提高針對性 |
透過這樣的創新課程設計,東海大學正逐步改進英語教育的方式,為學生打下堅實的語言基礎,並為他們未來的國際交流與職業發展鋪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