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一般文章

升高中要不要補習?家長、老師、過來人這樣說:7個你不可不知的選擇關鍵 [Should You Attend Cram School in High School? 7 Crucial Points from Parents, Teachers, and Seniors]

升高中要不要補習?家長、老師、過來人這樣說:7個你不可不知的選擇關鍵 [Should You Attend Cram School In High School? 7 Crucial Points From Parents, Teachers, And Seniors]

隨著108課綱實施,高中課業難度顯著上升,補習成為許多家庭熱烈討論的話題。本篇文章綜合家長、老師與過來人的真實分享,聚焦7個不可不知的選擇關鍵,協助讀者評估是否需要補習,全方位解析補習利與弊、家庭經濟因素,以及最新學習管道趨勢。文內並設有決策檢查表,幫助學生與家長做出最合適的升學規劃決定。 家長、老師、過來人怎麼看:專家意見大集合 各方觀點分析 家長的擔憂與期待 家長普遍認為補習有助於成績提升與減輕他們的焦慮,但也常憂心孩子過度壓力與失去自我學習空間。部分家長認為,補習能針對弱項進行加強,尤其是數學、英文等科目,避免升上高中後「一旦落後就很難趕上」。 老師的專業建議 高中老師強調學習自主性。108課綱強調素養導向,老師們建議學生應先自我檢視學習動機與能力,缺乏自主學習基礎者可藉補習起步,但應逐步建立自學能力。老師指出,與其選擇全科補習,不如聚焦真正弱項。 過來人的真實經驗 許多高中畢業生與大學生分享,補習並非人人適用,選擇關鍵還是在自己。部分人靠自學搭配同儕討論也能成績優異;也有人因補習進步明顯,但更有人因補習負擔大、學習壓力反而迷失方向。 進一步延伸閱讀:升高中要不要補習?家長、老師、過來人這樣說:7個你不可不知的選擇關鍵 補習與否決定流程:不可不知的7個選擇關鍵 補習利弊與關鍵決策因素 關鍵一:學生本身學習狀況 學生學習自制力、基礎能力、時間規劃能力為最重要基礎。一旦升上高中,學科內容難度增加,自主學習困難者較需補習協助。 關鍵二:高一適應期的摸索 高一是課業落差顯著期。此時如有明顯落後,適當補習可加速適應,否則容易因累積性學習障礙影響整體表現。 關鍵三:家庭經濟與資源考量 補習費用隨科目及地區而有極大落差。 地區 單科一期平均費用(元) 全科一期平均費用(元) 台北市 8,000 45,000 新北市 7,500 40,000 台中市 6,500 35,000 台南/高雄 6,000 32,000 資料來源:2024年台灣主要連鎖補習班學費整理 關鍵四:學校與補習班教學差異 學校多強調團隊學習與素養培育(配合課綱),補習班則以效率解題與考題應付為主。學生如在「理解力、統整能力」不足,可利用補習加強應試技巧,否則建議養成自學力。 關鍵五:補習時間與生活平衡 補習會壓縮休閒與休息時間。專家建議,學生每週安排補習勿超過3次,每次1.5-2小時為宜,避免疲乏影響身心健康。 關鍵六:選擇最需要加強的科目 不是每一科都要補。國、英、數、自然(物理/化學)是補習主流科目,弱項需優先補強,也可搭配學長姊個別輔導,提升效率。…

上小學前先學這件事,贏在起跑點不是ㄅㄆㄇ:英文學習為何才是真正的競爭力? [Why Learning English Before Primary School is the Real Competitive Edge, Not Phonics]

上小學前先學這件事,贏在起跑點不是ㄅㄆㄇ:英文學習為何才是真正的競爭力? [Why Learning English Before Primary School Is The Real Competitive Edge, Not Phonics]

在學齡前階段,許多家長誤以為注音符號才是關鍵,但事實上,提早接觸英語能顯著提升孩子的國際競爭力與多元思維能力。英文不只是學科,更是全球資訊與溝通的通行證。本文深入解析為何全英語學習才是未來的關鍵起跑點,並比較台灣與國際趨勢,最後也給家長實用的具體建議,破解常見迷思,讓孩子真正贏在未來。 為什麼起跑點不在ㄅㄆㄇ?教育現場的真相 注音符號學習的迷思與限制 多數家長擔心孩子上小學後跟不上語文進度,所以傾向讓孩子提早學注音符號。然而,教育現場的統計和教師經驗發現,即使孩子先學會注音,進入小學後也不一定佔有絕對優勢,短短十週內大家就能達到基本水準。過度強調注音,容易讓孩子產生壓力,反而忽略語言興趣與素養的培養。 國際競爭力的關鍵——英文學習為核心 全球化加劇,英文已超越單一學科,成為未來競爭的核心能力。根據EF英語能力指標2023,台灣英語排名落後新加坡、韓國、越南,這關聯到孩子的國際視野與資訊素養。 幼兒時期是語言學習黃金期。哈佛大學研究顯示,0-7歲學語言最有吸收力,越早接觸英語,越能自然流利運用。 (延伸閱讀: 英語教學新聞|2025年你必須關注的7大全球趨勢與台灣英語教學新局 ) 英語學習為真正競爭力的五大原因 掌控全球資訊,開啟世界大門 英語是全球通用語言,約有20億人使用或學習英語,是科學、商業、科技等主流語言。孩子早期接觸英文,未來能主動掌握全球第一手資訊。 培養多元思維與跨文化理解 語言學習也在訓練多元思維與國際理解力。能用英文主動探索世界,培養協作溝通和包容文化差異的能力,為未來跨國協作鋪路。 增強腦部發展與學習彈性 多語背景明顯強化兒童大腦抽象思維與執行力。美國《Brain and Language》期刊指出,雙語兒童在注意力、學習能力及靈活思考上表現更佳。 英語學習對腦部發展的益處 內容說明 執行功能增強 專注力、問題解決與切換任務力提升 記憶力、邏輯推理力提升 資料整合與聯想力發展更好 自信與自我價值提升 主動表達,勇於溝通 拓展未來升學與職場優勢 大學招生、企業徵才都高度重視英語能力。根據104人力銀行2023調查,80%企業將英語溝通視為必要。精通英文者的升學、工作競爭力和薪資都有明顯優勢。 為閱讀與學科理解打下基礎 當代知識更新多以英文發表,具備英文閱讀力的孩子能更快吸收新知、主動探索複雜領域,學習速度和深度極具競爭力。 (延伸閱讀: 少子化危機下,這5個英文學習策略千萬別忽略!家長必知 ) 台灣與國際學習趨勢比較 隨著雙語國家成全球趨勢,台灣雖規劃2030雙語政策,但和鄰國相比仍有明顯差距。 地區/國家 英語起始年級 英語學習重點 國際競爭力(EF排名)…

準特教師補助延後?8月才領薪網怒轟:5個英文實用表達帶你掌握討論熱潮 [Subsidy Delay for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Online Outrage and 5 Practical English Expressions Explained]

準特教師補助延後?8月才領薪網怒轟:5個英文實用表達帶你掌握討論熱潮 [Subsidy Delay For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Online Outrage And 5 Practical English Expressions Explained]

焦點:準特教師補助延後,薪資8月才發引發教育圈與全台社群熱議。特教師加給調升1000元,卻因行政延誤與地方作業拖延,導致數千老師要等到8月才可能領取補助。本文整理五大英文表達讓你掌握討論重點,同時解析補助延遲造成的影響及各界回應,幫助教育從業與關心者參與話題,提升專業國際溝通能力。 焦點:準特教師補助延後,薪資8月才發引爆教育圈爭議 隨著特殊教育需求加劇,準特教師補助延後?8月才領薪網怒轟成為教育界熱門議題。2024年教育部雖推動調高特教職務加給,因行政流程和地方溝通遲緩,部分縣市新進特教師需等至8月開學後才有機會領取薪資與補助,令許多老師及家長不滿。 特教師補助調升1000元,為何卻「遲遲未到位」? 據教育部公告,特教職務加給自1991年凍漲33年,本次終於從1800元調為2800元——這本應是肯定教育現場的大利多。然而補助需經行政院審議、部分縣市財務作業緩慢,才出現「補助延後」困境。特教老師加薪方案與實施時間全解析:英文老師必懂政策變革 。 加給項目 調整前(1991年~2024年) 調整後(2024年起) 特教職務加給 1,800元/月 2,800元/月 預期發放時程 當年度2月 8月(延後領取) 現場老師:物價上漲,早該制度化調整 一位國中老師表示:「特教需求增加但加給太少,還要拖到8月,怎讓年輕老師熬?」全教總呼籲,教育部應法制化調整機制,保障教職員權益,別讓補助看各縣市臉色。其中中南部教師受影響最甚,如下表: 地區 領薪延遲幅度 老師滿意度 主要抱怨 北部 低~中 中 補助金額有限但發放準時 中部 中~高 低 發放延遲、行政進度慢 南部/東部 高 低 長期遲緩、音訊全無 5個英文實用表達,掌握網路討論與專業溝通 這場「準特教師補助延後」熱潮,許多教師與KOL用英文在社群發表意見,折射國際間教育公平的議題。以下整理出效率最高的5個英文實用表達與其說明,協助你在各類論壇、討論區與國際場合流利表述。 英文表達 中文對應詞 應用情境 Delayed payment…

教育部公布轉學回台方案!在陸學生快速回歸必看:5大重點與英文申請指南解析 [MOE Announces Transfer Back to Taiwan Program! 5 Major Points and English Application Guide for Taiwan Students in Mainland China]

教育部公布轉學回台方案!在陸學生快速回歸必看:5大重點與英文申請指南解析 [MOE Announces Transfer Back To Taiwan Program! 5 Major Points And English Application Guide For Taiwan Students In Mainland China]

台灣教育部於2024年啟動全新「轉學回台方案」,為在陸台灣學生提供學籍救濟及學歷保障。本文整理適用對象、轉學與隨班附讀雙方案、學分抵免重點、申請流程、英文資料準備,並附各校最新申請時程及專家建議。針對變動情勢下家長與學生亟需掌握的轉學細節,提供全面而實用的解析。 方案背景說明 陸校學歷認可政策變動 2024年起,台灣教育部將廣州暨南大學等隸屬中國大陸統戰部高校,自學歷採認名冊中移除。這意味著2024年以後新入學的大陸高校學生,學歷將不再受到台灣官方認可,但已經在校就讀的台灣學生,可透過教育部「轉學回台」與「隨班附讀」多重管道,維護繼續升學與就學權利。政策調整也說明,家長與學生需特別關注官方最新公告,以免影響未來發展。更多相關細節,請參考 教育部最新留學政策解析:台生在陸求學如何因應 。 5大重點:教育部公布轉學回台方案!在陸學生快速回歸必看 1. 適用對象明確 2. 轉學與隨班附讀雙方案 3. 學分抵免與修業年限 4. 申請流程全解析 重點步驟 內容摘要 準備文件 成績單、在學證明、身分證、護照、照片等 選校及查資格 參閱各校招生簡章,確定報名條件 填寫申請及繳件 依招生指示繳交表格及資料 等候審查及放榜 部分學校需筆試或面談,依公告查榜 辦理學分抵免 錄取後由教務處完成學分對應 5. 學生權益保障 當前熱門問題Q&A總整理 問題 官方說明摘要 名冊移除前入學還認可嗎? 認可。只要在規定日期前註冊,學歷及學分有效 可以申請哪些學校? 全台多數大學招收,可依招生簡章查詢各校細節 學分抵免原則是什麼? 依原校修課內容及學分,由各校個案審查,部分需補修 無法即時返台怎麼辦? 可採用隨班附讀方案,彈性銜接,日後正式辦理轉學…

建中學霸棄醫走音樂路!父母支持原因曝光:3大英文學習啟示與家長必看觀念 [Jianzhong Top Student Quit Medicine for Music! Parents’ Support Revealed: 3 English Learning Insights for Parents]

建中學霸棄醫走音樂路!父母支持原因曝光:3大英文學習啟示與家長必看觀念 [Jianzhong Top Student Quit Medicine For Music! Parents' Support Revealed: 3 English Learning Insights For Parents]

建中學霸棄醫走音樂路!父母支持原因曝光,案例揭示現代父母支持孩子追夢、兼顧能力與興趣的新教育觀。從選擇音樂到啟發英文學習、家庭支持分階段剖析,文章帶來自主學習、正向溝通、能力本位等三大英文學習啟示,並探討家長應尊重孩子天賦,鼓勵多元發展與勇於嘗試。家長與學子共同面對未來轉變時,唯有開放心態與長遠視野,才能培養真正的學霸精神。 學霸人生路──從建中到音樂舞台 建中學霸決定棄醫,勇追音樂夢想 台灣學霸常常讓人聯想到白袍、醫院與穩定的職涯,但近年來,越來越多頂尖學子選擇追求個人熱愛。近期「建中學霸棄醫走音樂路!父母支持原因曝光」的真實案例,再度掀起社會熱議。 這位建中畢業生,進入台灣頂尖醫學院就讀並取得醫學士學位,原本擁有光明的醫界前途,卻毅然選擇放棄醫生高薪穩定、受人尊敬的生涯道路,改投向他深愛的音樂領域。令許多家長訝異的是,這位學生的父母不但沒有強烈反對,反而成為背後最大支柱。 棄醫的勇氣:十年磨一劍的心理轉折 棄醫不只是一時衝動,而是長期深思與自我探索的結果。據了解,這名學霸從高中時代即熱愛音樂,在課業與社團活動中表現十分傑出。然而進入醫學院後,長時間在課業、實習、臨床與職場輪轉間,慢慢意識到自己的熱情依然在音樂,且創作與演奏給他帶來的成就感遠超過醫療。 在親子溝通過程中,這名學霸直言花了約十年時間,才真正找到「自己真正想做且有能力做到的事」。他與家人的多次深談,最終說服父母支持他走出自己的路。 時間點 關鍵經歷 內心糾結與轉捩點 高中時期 音樂社團、國際賽獲獎 音樂夢初萌、生涯選擇徬徨 醫學院 臨床學習、考取執照 學業繁重,音樂熱愛無法割捨 畢業前後 臨床工作 醫學穩定vs.音樂熱情的拉鋸 決定時刻 家庭溝通、技藝進步 家人支持,正式全職投入音樂發展 父母的全力支持,背後的教育觀點引思考 當大部分家長在孩子「棄醫追夢」時選擇勸退、強勢干預,這對父母的態度卻相當罕見。他們認為:「人生的職業不是那麼容易選擇,經過長時間深思熟慮的決定,更值得尊重。」 這樣的思維對於所有莘莘學子與家長都帶來新啟示。 英文學習3大啟示:自主、陪伴與能力本位 啟示一:學習英文如同追夢,自主與熱情缺一不可 從醫學轉戰音樂,這名建中學霸展現了高度的自主學習能力與不懈熱情。學英文也是同理──父母不應只要求孩子「要把英語考好」,而要幫助他們找到興趣、激發自我主動。 夢想/學習態度 具體行動 發現熱情點 參與英語戲劇社、閱讀英文經典小說 自主探索 主動觀看TED Talks、訂閱英文音樂 長期堅持 記錄語言學習心得、反思與自我成長 慎選資源 參加與興趣相關的英文課程、社團或國際交流…

錄取台大法律系!學霸公開最強讀書心法:7個英文學習重點,助你翻轉會考與指考成績 [Top Study Secrets to Get Into NTU Law: 7 Key English Learning Highlights for Exam Success]

錄取台大法律系!學霸公開最強讀書心法:7個英文學習重點,助你翻轉會考與指考成績 [Top Study Secrets To Get Into NTU Law: 7 Key English Learning Highlights For Exam Success]

台大法律系錄取學霸親授的7大英文學習要訣,從單字、閱讀、聽說到資源規劃,打造翻轉指考、會考成績的最強關鍵!本文系統介紹學霸認證的英文讀書心法與高效策略,協助高中生與考生突破語言瓶頸,深化升學實力。 台大法律系對英文能力的重視 近年來,台大法律系持續強調國際視野與語言能力。除了學科本身所需的大量閱讀、推理與寫作能力,英文已是各科課程與研討、國際交流與知識拓展的基礎。不少系上專業選讀,甚至開設「英美法導論」、「外文法學名著選讀」等英文授課課程。錄取台大法律系!學霸公開最強讀書心法,多次強調英文根基,已決定學生能否在學習中脫穎而出的關鍵。 英文能力與法律專業的連結 需求 英文能力應用實例 對學業/升學的影響 學術閱讀 法學期刊、國際條約文獻閱讀 強化論文、專業研討會表現 實務應用 英語溝通協商、出國交換 拓展國際法相關職涯與實習 考試分數 指考、學測閱讀測驗、作文 決定能否進軍頂尖學系 延伸閱讀推薦:台清交升學經驗:5個你絕不能忽視的英文學習關鍵(實用技巧) 學霸的7大英文學習心法 根據多位「學測、指考英文高分」台大法律系錄取學霸訪談,整理出以下7個核心重點。多數學霸強調:英文學習需要「反覆接觸、主動輸出、邊緣累積」(Incremental Exposure, Active Output, Peripheral Accumulation)。以下為7大英文學習要訣—— 1. 打造「高頻精讀」單字牆 學霸強調單字量決定英文關鍵分水嶺。建議日常將高中會考、指考歷屆範本高頻單字製作單字卡,處處可見,搭配空閒時用App小測驗,反覆複習。 學習技巧 說明 常見工具 單字卡製作 將軍考、會考高頻單字整理卡片 紙本單字卡、Quizlet等App 生活化單字融入 自製「生活單字牆」,將單字貼於視線所及 書桌、衛浴、床頭等 隨手測驗 用App或家人提問方式複習 Quizlet、Anki 錄取台大法律系!學霸公開最強讀書心法建議:單字量精進靠長期累積,每月檢測自己單字卡是否遺忘,適時調整。…

模範生市長獎拍照爭議?家長與學生心聲兩極:你不可不知的5大英文溝通句型 [Controversy Over Model Student Mayor Award Photos: Parents’ and Students’ Voices Diverge—5 Essential English Phrases]

模範生市長獎拍照爭議?家長與學生心聲兩極:你不可不知的5大英文溝通句型 [Controversy Over Model Student Mayor Award Photos: Parents’ And Students’ Voices Diverge—5 Essential English Phrases]

模範生市長獎拍照爭議,成為教育界高度關注的社會事件,家長與學生對此各有不同心聲:是自由表達,還是對典禮的不敬?本篇報導深入剖析事件始末,以及家長、學生不同立場,並精選5大不可不知的英文溝通句型,協助學生在公開場合理性有禮地表達自我。學會這些實用英語句型,提升溝通能力,化解分歧,從容面對多元意見! 事件背景與現場直擊 市長獎典禮「標語事件」始末 2019年,高雄市長韓國瑜參加多所高中畢業典禮,頒發「模範生市長獎」。期間,仁武高中一名女學生在上台合影時,突然拿出「做好做滿」紙條,意指市長應專注於地方政務,引發現場小騷動。市長本人則當場勸說學生將紙條收起來,強調「現在很敏感」。 不久,另有學生拿出寫有「做好做滿愛高雄」的標語、或合照時手持《為什麼愛說謊》書籍,成為媒體關注焦點。這些行動,無論是支持或批評,都反映了當前年輕族群參與公共議題的積極態度。 父母、教育界以及學生的觀點 模範生市長獎拍照爭議?家長與學生心聲兩極,社會上主要分為兩大陣營:支持自由表達的群體和希望保持典禮莊重的群體。 主要立場 支持理由 代表聲音 支持表達自由 學生有權對公共事件發聲 「畢業是展現自我與思辨能力之時」 主張莊重儀式 頒獎場合應尊重主辦與所有師生,不宜公開表態 「應尊重典禮氛圍與其他同學感受」 對於類似 教育爭議解析 事件,不同立場背後反映更多社會對話的可能性。 家長與學生的心聲兩極化 支持學生表達意見者 許多家長及師長認為,學生透過標語或創意方式,溫和地傳遞觀點,是民主社會進步的象徵。他們認為,不應壓抑孩子參與公共事務的勇氣,而應鼓勵冷靜、理性溝通。 家長林女士說:「孩子願意用創意表達想法,代表敢於思考,不流於盲從,這正是多元社會所需要的能力。」 主張維護典禮莊嚴者 也有不少家長持保留態度,認為過於突兀的言語或行動,影響蒞臨師長及現場氛圍,應將公共表達的場合和儀式場合區分。學生陳同學家長表示:「模範生市長獎是鼓勵努力學習,攝影合影是紀錄榮耀,這樣抗議會讓其他學生感到尷尬或失落,應另尋合適時機表達立場。」 學生自身心聲 有些學生認為,透過舞台發聲是難得機會,未必有冒犯之意,只是以行動讓社會看見年輕世代的思考。「我們尊重市長,但是生活在這個城市有想法就要敢說,只要不傷害別人。」;也有學生坦言:「有時候只是想有創意合影,但媒體解讀放大壓力很大。」 面對這類 英語溝通技巧 場景,學會表達自我並理解他人,是重要能力。 你不可不知的5大英文溝通句型 面對「模範生市長獎拍照爭議?家長與學生心聲兩極」這類公共事件,學會正確英文句型尤為重要。畢業典禮、公開場合或發表意見時,這5大英文溝通句型將助你有效表達立場、也能溫和討論不同觀點。以下為實用句型及中文解析: 這些句型可在畢業感言、座談、或英文作文中靈活應用,既展現自信又能維護理性討論氛圍。 若要進一步了解如何於公開場合表達立場,可閱讀 公開表達指南。 實用英文句型總覽 英文句型 中文對應 適用場合 I…

學生補習過頭?揭補教業「超修文化」背後真相:你該避免的3大陷阱與英文學習對策 [The Truth Behind Taiwan’s ‘Over-Tutoring’ and Cram School Culture: 3 Traps to Avoid and English Learning Strategies]

學生補習過頭?揭補教業「超修文化」背後真相:你該避免的3大陷阱與英文學習對策 [The Truth Behind Taiwan's 'Over Tutoring' And Cram School Culture: 3 Traps To Avoid And English Learning Strategies]

臺灣學生有極高的 補習率,「超修文化」蔚為風潮,許多孩子被推向過度、過早學習高年級內容。雖然短期內能力似乎提升,但研究發現這背後潛藏 忽視基礎、壓力過大、學習興趣受損 等陷阱。本文深入解析「超修文化」的利與弊,搭配英文學習的實用對策,幫助家長和學生 正確規劃學習節奏、培養競爭力與自信,同時鎖定自身需求,拒絕盲目跟風。 學生補習過頭?揭補教業「超修文化」背後真相 在臺灣,「學生補習過頭?揭補教業『超修文化』背後真相」已經成為教育圈熱議話題。根據教育部2022年的統計,高中生補習率高達84%,國中生也超過七成。補習班普遍發展出「超修文化」——提前教授高年級甚至大學程度內容。家長普遍期望孩子在升學競爭中勝出,但專家、老師以及部分家長卻憂心:這樣有利於孩子長期發展嗎?還是掉進成長陷阱? 什麼是「超修文化」? 「超修」指學生提前吸收本年級以外的學科知識,例如國中學高中數學、英文文法等。成因複雜: 超修文化的正負衝擊 影響面向 正面效益 可能負面影響 學習能力 自信提升、解題更快 基礎不穩有斷層 升學競爭力 早遇難題、考試超前 失學習樂趣、產生倦怠 心理健康 從成就獲動機 壓力爆表、焦慮憂鬱 自主性 培養自學 被動、缺興趣 人際發展 團隊或同儕互動 多元生活機會被壓縮 過度強調超修,對多數學生不利。適合好奇主動型資優生,對未穩固基礎、興趣未明者反而傷害自信。 你該避免的3大陷阱 陷阱一:只追求超修,忽略基礎 家長多認為「愈早學愈好」,卻常忽略 基礎打底。不少學生成為「高分低能」,對核心概念不扎實。專家建議: 陷阱二:學習不符個人特質 每個孩子興趣、動機不同,補習班傾向升學主導,一致趕進度,卻忽視個體差異。正確做法: 陷阱三:忽略多元能力與生活平衡 超修壓縮孩子休閒、社交和生活技能發展。過度追分,反而壓抑獨立、團隊與問題解決能力。有青少年因此心理亮警訊:焦慮、失眠明顯。 「超修文化」的數據觀察與國內外比較 台灣與國際補習趨勢 國家/地區…

個人申請放榜!這些科系錄取率與起薪一覽:5個你絕不能忽視的選填英文系理由 [College Admission Results! Overview of Department Admission Rates and Starting Salaries: 5 Reasons You Must Not Ignore English Department]

個人申請放榜!這些科系錄取率與起薪一覽:5個你絕不能忽視的選填英文系理由 [College Admission Results! Overview Of Department Admission Rates And Starting Salaries: 5 Reasons You Must Not Ignore English Department]

隨著2025年個人申請放榜,各大學科系的錄取率與起薪成為考生家長的熱搜重點。本篇深入解析近期熱門學群的錄取趨勢和薪資現狀,特別聚焦英文系不可取代的多元競爭力、跨界整合力及未來發展彈性。無論你追求國際視野、高薪出路還是穩定公職,英文系正因時勢變化展現全新優勢。請跟著本文,發掘選填英文系的五大理由,洞察AI時代下的新出路! 個人申請放榜!這些科系錄取率與起薪一覽 隨著個人申請放榜,多數學生都正如火如荼進行志願選填與落點分析,最關心的無非是哪個科系容易上、就業前景好,以及起薪如何。根據102學年度至114學年度入學趨勢,以及1111人力銀行、教育部統計數據,以下匯整近年熱門學群的錄取率與新鮮人起薪: 學群 近年錄取率(%) 畢業起薪(元/月) *新鮮人* 醫學/生命科學 7~10 55,000-80,000 資工/工程 22~28 38,000-45,000 商管/企管 18~25 35,000-42,000 法律/社科 10~14 37,000-42,000 傳播/設計 11~18 32,000-40,000 外語(英文系) 19~24 32,000-41,000 教育 13~17 39,000-44,000 資料來源:教育部高等教育統計、1111人力銀行職涯中心(2024年最新) 你會發現,英文系近年錄取率不算低,且起薪持續穩定成長。這使得英文系在AI與多元能力逐漸受重視的今天,成為一門不可忽視的選擇。你知道,除了翻譯及教學,英文系畢業生還有哪些充滿潛力的發展可能嗎?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選填原因全解析:你絕不能忽視的5個英文系優勢 1. 英文系的跨界競爭力—全球化職場的王牌 英文系畢業並不等同只能當翻譯或老師。根據教育部統計,英文系出路包羅萬象: 英文系因多元備審及面試機制,錄取率相對穩定(國立大學近三年平均20%左右),跨領域能力溝通反而提升職場競爭力。 延伸閱讀: AI時代升學選擇|避免犯下3大選校錯誤,英文專業如何成為職場利器? 英文系起薪穩健,薪資發展潛力不輸理工 薪資實證:文組不再是低薪代名詞 最新三年,英文系新鮮人起薪穩定突破3萬元,高於多數文組。數位產業與外商需求推高錄取標準,能流利雙語且有國際觀的英文系畢業生,起薪4萬元以上不罕見。…

學歷高≠高薪?這些工作已被AI取代|2025年你該避免的5大職業陷阱 [High Education ≠ High Salary? Jobs Already Replaced by AI & 5 Career Traps to Avoid in 2025]

學歷高≠高薪?這些工作已被AI取代|2025年你該避免的5大職業陷阱 [High Education ≠ High Salary? Jobs Already Replaced By AI & 5 Career Traps To Avoid In 2025]

隨著人工智慧(AI)快速普及與企業自動化革命,許多原本必須高學歷的辦公室工作正首當其衝被AI取代。2024-2025年,學歷與高薪已漸行漸遠,尤其在法律、財會、客服內容撰寫及初階工程領域受衝擊最重。本文將為你剖析AI取代職位現況、揭示高學歷其實不等於好薪水的現實,並完整揭露2025年即將陷落的五大職業陷阱與安全職業特質,協助你避開危機,展望未來新職場。 AI浪潮下的職場大崩盤 學歷不再是高薪保證 根據國際知名獵頭公司LinkedIn與美國勞工部(DOL)統計,雖然大學以上學歷職缺持續成長,但高學歷並未帶來等幅的薪資成長。2024年隨著AI應用加速擴張,導致大量企業自動化發生「高學歷卻低薪」的現象,尤其衝擊白領職涯。 學歷/職務 平均年薪(USD) 2023裁員風險 AI可取代程度 基層律師 $55,000 高 極高 初階財會人員 $48,000 高 極高 客服專員 $40,000 極高 極高 行政人員 $41,500 高 高 創意文案撰寫 $46,500 中 高 軟體工程師 $85,000 中 中(特定領域如測試/維護高) 技職藍領(如水電技師) $49,500 低 低 部分傳統高學歷白領職缺,反而深陷於AI快速取代危機,薪資競爭力下滑。 更多AI對職場的影響解析,請參考 AI職場轉型分析 。…